蓽路藍縷
蓽路藍縷 (蓽路藍縷)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ì lù lán lǚ,蓽路藍縷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bì lù lán lǚ
怎么讀
注音ㄅ一ˋ ㄌㄨˋ ㄌㄢˊ ㄌㄩˇ
出處宋·司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蓽路藍縷空辛勤。”
例子黃遠庸《喜日日記》:“已由蓽路藍縷之期,入于重熙累洽之時期。”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英語drive a cart in ragged clothes to break fresh ground--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oineer work
※ 成語蓽路藍縷的拼音、蓽路藍縷怎么讀由CNDU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蓽路藍縷)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青出于藍 | 青:靛春;藍:蓼藍;一種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從蓼藍草中煉出來;但顏色比蓼藍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
一路風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路見不平,拔刀相救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
車到山前必有路 | 比喻到時候總有辦法可想。 |
篳路襤褸 | 形容開創新事業的艱難。 |
逢山開路 |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
開路先鋒 | 原指軍隊中的先行分隊;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后行的大部隊創造行軍作戰的條件。后泛指行動、事業的先行者、帶頭人。 |
留后路 | 比喻辦事時為防失敗而預留退路。 |
輕車熟路 | 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種工作很熟悉;干起來不費力。 |
末路窮途 | 窮途:處境困窘。無路可走。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冤家路窄 | 冤家:仇人。仇人在狹路上相遇;來不及回避。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蓽路藍縷的拼音(bì lù lán lǚ) 閑情逸致的拼音(xián qíng yì zhì) 自討苦吃的拼音(zì tǎo kǔ chī) 咿咿啞啞的拼音(yī yī yā yā) 不劣方頭的拼音(bù liè fāng tóu) 不可奈何的拼音(bù kě nài hé) 殷天動地的拼音(yǐn tiān dòng dì) 肉袒負荊的拼音(ròu tǎn fù jīng) 以戰去戰的拼音(yǐ zhàn qù zhàn) 感激涕零的拼音(gǎn jī tì líng) 歷朝圣訓的拼音(lì cháo shèng xùn) 無端生事的拼音(wú duān shēng shì) 參參伍伍的拼音(sān sān wǔ wǔ) 名紙生毛的拼音(míng zhǐ shēng máo) 餓死事大的拼音(è sǐ shì dà) 良宵好景的拼音(liáng xiāo hǎo jǐng) 昂頭天外的拼音(áng tóu tiān wài) 望聞問切的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 大塊朵頤的拼音(dà kuài duǒ yí) 千頭桔奴的拼音(qiān tóu jú nú) 一朝之患的拼音(yī cháo zhī huàn) 山峙淵渟的拼音(shān zhì yuān zī) 棄子逐妻的拼音(qì zǐ zhú qī) 七倒八歪的拼音(qī dǎo bā wāi) 桑榆暮影的拼音(sāng yú mù yǐng)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