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
詞語解釋
西洋
指西方的歐美各國。
例所貨西洋珠。——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西洋畫家。——蔡元培《圖畫》西洋之圖畫。
英the West; the Western World;
翻譯
- 英語 the West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countries of the Indian Ocean (traditional)?
- 德語 Abendland (S)?, abendl?ndisch (Adj)?
- 法語 Occident
引證解釋
南宋?始將今 南海 以西海洋及沿海各地稱為“西洋”。 明?永樂 至 宣德 鄭和 七次(一說八次)率領(lǐng)船隊(duì)遠(yuǎn)航 南海,通稱下西洋。
引《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fe81db7a1>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回:“西洋道路遙遠(yuǎn),崎嶇險(xiǎn)峻,南朝的人馬寸步難行。”
清?魏源 《圣武記》卷八:“惟 明?則太監(jiān) 鄭和,騁兵舶于西洋。”
向達(dá) 《論羅懋登著<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鄭和 下西洋,前后七次,歷二十八年,足跡遍于 南洋群島,勢(shì)力遠(yuǎn)至 非洲 東部,聲威所被,遂成為一般民間傳說的中心。”指 歐 美 各國。
引清?薛福成 《分別教案治本治標(biāo)之計(jì)疏》:“抑或俟武備日精,邦交日固,竟仿西洋限制之法。”
巴金?《秋》十一:“她喜歡讀 唐 人的詩和西洋小說的譯本。”
國語辭典
西洋
我國西南方的南洋群島一帶。
引《明史·卷三〇四·宦官傳一·鄭和傳》:「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對(duì)歐美各國的泛稱。
引《紅樓夢(mèng)·第五二回》:「姐姐那里常有那西洋貼頭疼的膏子,叫做『依弗哪』,找尋一點(diǎn)兒。」
網(wǎng)絡(luò)解釋
西洋 (漢語詞語)
西洋,泛指西方國家,多指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而在古代是古中國人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gè)地理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五代,不同時(shí)代含義不盡相同。元明朝時(shí)期的西洋是指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沿岸地區(qū),晚清用西洋一詞指歐美國家。
西洋概念與東洋、南洋等概念相對(duì)應(yīng)。南洋指東南亞,東洋指日本。
相關(guān)成語
- xī ōu西歐
- huài dōng xī壞東西
- shān xī山西
- xī guā西瓜
- yáng wá wá洋娃娃
- yù xī dōng玉西東
- xī dōng西東
- gǒu dōng xī狗東西
-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
- xī mén西門
- h?i yáng海洋
- xī nán西南
- xī zhōu西州
- xī shí dōng mián西食東眠
- yù dōng xī玉東西
- nu?n yáng yáng暖洋洋
- l?o dōng xī老東西
- xī fāng guó jiā西方國家
- dōng yáng東洋
-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洋洋
- shēng dōng jī xī聲東擊西
- xī yáng西洋
- l?n yáng yáng懶洋洋
- xi?o dōng xī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