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
共找到4個 "傳聲筒" 的近義詞,分別如下:
詞語解釋
傳聲筒
亦稱“傳話筒”。
用以提高音量的圓錐形話筒。
喻指只會傳達別人的話,自己卻毫無主見的人。
猶言小廣播,謂私下傳播不該傳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引證解釋
亦稱“傳話筒”。
用以提高音量的圓錐形話筒。
引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七:“另一個大眼睛男孩子,雙手捧著傳聲筒。”
魏鋼焰 《寶地-寶人-寶事》:“乳河 兩岸傳話筒呼喊著,山坡上鑼鼓喧天。”喻指只會傳達別人的話,自己卻毫無主見的人。
引巴金 《作家要有勇氣文藝要有法制》:“作傳聲筒,當然比較保險,但是,你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猶言小廣播,謂私下傳播不該傳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引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你是筒搖間的傳聲筒’, 鐘佩文 不放過她,頂了她一句,說:‘你會不曉得!’”
國語辭典
傳聲筒
擴大說話聲音時所用的圓錐形筒。
違背客觀的立場,專為特定的對象作宣傳。
例如:「新聞媒體追求客觀、公正的報導,而不應淪為附和政權機構的傳聲筒。」
網絡解釋
傳聲筒 (術語)
傳聲筒亦稱"傳話筒",是一種古老的具有實用性和娛樂性的工具,由中國人最先發明,是電話機最初的原型。《清稗類鈔》中詳細記載了傳聲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聽甕”的影響。
聽甕:《墨子·備穴》中對聽甕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詳細的說明。也就是最遲發明于中國戰國時期,距今2500年。在后來的使用過程中,聽甕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成為現代竊聽器出現前最有效的竊聽工具。沈括《夢溪筆談·器用》中記載了這種竊聽器。
最近近義詞查詢:瞌睡的近義詞(kē shuì)遺落的近義詞(yí luò)卑鄙的近義詞(bēi bǐ)陽光的近義詞(yáng guāng)恢弘的近義詞(huī hóng)暗算的近義詞(àn suàn)緘口不言的近義詞(jiān kǒu bù yán)別離的近義詞(bié lí)裝束的近義詞(zhuāng shù)國將不國的近義詞(guó jiāng bù guó)特意的近義詞(tè yì)竄匿的近義詞(cuàn nì)故園的近義詞(gù yuán)和順的近義詞(hé shùn)盛意的近義詞(shèng yì)定居的近義詞(dìng jū)助手的近義詞(zhù shǒu)市道的近義詞(shì dào)朝夕的近義詞(zhāo xī)插手的近義詞(chā shǒu)賤體的近義詞(jiàn tǐ)魔法的近義詞(mó f?)希望的近義詞(xī wàng)有死無二的近義詞(yǒu sǐ wú èr)明亮的近義詞(míng liàng)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chuán shuō傳說
- qi?o wú shēng xī悄無聲息
- wú shēng yuè無聲樂
- shēng yàn聲焰
- chuán yí傳遺
- shēng wén聲聞
- shēng mén聲門
- gē shēng歌聲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眾口同聲
- chuán shòu傳授
- dī shēng xià qì低聲下氣
- bù shēng bù xi?ng不聲不響
- zì zhuàn自傳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chuán dá傳達
- èr chuán二傳
- chuán shū傳輸
- chuán yán傳言
- chuán shì傳世
- chuán qí傳奇
- huì shēng huì yǐng繪聲繪影
- gāo shēng高聲
- zhī zhī shēng吱吱聲
- shēng zhàng聲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