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動
共找到10個 "舉動" 的近義詞,分別如下:
詞語解釋
舉動
舉止。
英comportment;
行動。
例舉動自專由。——《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輕率的舉動。
英act; movement;
引證解釋
舉止;行動。
引《后漢書·牟融傳》:“﹝ 牟融 ﹞代 伏恭 為司空,舉動方重,甚得大臣節。”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舊唐書·魏徵傳》:“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動。
引《北史·賈彝傳》:“時朝廷舉動及大事不決,每遣尚書、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訪決。”
措置;措施。
引《韓非子·解老》:“夫棄道理而妄舉動者,雖上有天子諸侯之勢尊,而下有 猗頓、陶朱、卜祝 之富,猶失其民人而亡其財資也。”
《朱子語類》卷七十:“只為舉動不順了,致得民不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自從改了票鹽之后,鹽場的舉動大變了。”發作。
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個痰水疾,不時舉動,動不動就要咳嗽半夜。”
指演奏音樂。
引宋?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及上竿、打筋斗之類訖,樂部舉動,琴家弄令。”
猶言動不動。表示很容易發生某種行動。
引漢?阮瑀 《駕出北郭門行》:“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飢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
國語辭典
舉動
行為或動作。
引《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見這般舉動,心里敬他。」近行動 行為 手腳 作為
網絡解釋
舉動
舉動,指舉止;行動。
語出《后漢書·牟融傳》:“﹝牟融﹞代伏恭為司空,舉動方重,甚得大臣節。”
最近近義詞查詢:舉動的近義詞(jǔ dòng)留意的近義詞(liú yì)庸才的近義詞(yōng cái)求神拜佛的近義詞(qiú shén bài fó)至心的近義詞(zhì xīn)干尸的近義詞(gān shī)放學的近義詞(fàng xué)準則的近義詞(zhǔn zé)好多的近義詞(h?o duō)變換的近義詞(biàn huàn)民工的近義詞(mín gōng)扒手的近義詞(pá shǒu)伴隨的近義詞(bàn suí)神馳的近義詞(shén chí)體恤的近義詞(tǐ xù)生物武器的近義詞(shēng wù wǔ qì)致意的近義詞(zhì yì)旌旗的近義詞(jīng qí)傳言的近義詞(chuán yán)收留的近義詞(shōu liú)就事論事的近義詞(jiù shì lùn shì)一一的近義詞(yī yī)春色的近義詞(chūn sè)若是的近義詞(ruò shì)過目的近義詞(guò mù)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