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
詞語解釋
正義
公正的、正當的道理。
例主持正義。
英justice;
正確的含義,古時多用做書名,如《五經正義》
英exact implication;
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例正義的戰爭。
英just;
引證解釋
公正的、正當的道理。
引《韓詩外傳》卷五:“耳不聞學,行無正義?!?br>《史記·游俠列傳》:“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朱德 《過圖門江懷朝戰》詩:“奮起援 朝 倡正義,雄師百萬復 開州。”正確的或本來的意義。
引漢?桓譚 《抑訐重賞疏》:“屏羣小之曲説,述五經之正義?!?br>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覽盈虛之正義,知頑素之迷惑?!?br>清?范家相 《三家詩拾遺·韓詩》:“《齊詩》 匡衡 一疏,似與 魯 説不同,而《詩》之正義,亦未明辨以晳。”
魯迅 《集外集·<癡華鬘>題記》:“出離界域,內外洞然,智者所見,蓋不惟佛説正義而已矣?!?/span>公道正直;正確合理。
引漢?王符 《潛夫論·潛嘆》:“是以 范武 歸 晉?而國姦逃, 華元?反朝而 魚氏 亡。故正義之士與邪枉之人不兩立之?!?br>毛澤東 《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都攻不破的?!?/span>
舊時指經史的注疏。如 唐?代 孔穎達 等有《五經正義》, 張守節 有《史記正義》。
國語辭典
正義
公理。
引《荀子·正名》:「正義而為,謂之行?!?/span>
近公理
反邪惡 罪惡
舊時指對經史典籍的注釋。如《五經正義》、《史記正義》。
網絡解釋
正義 (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
倫理學、政治學的基本范疇。在倫理學中,通常指人們按一定道德標準所應當做的事,也指一種道德評價,即公正。
“正義”一詞,在中國最早見于《荀子》:“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正義觀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觀,形成于私有財產出現后的社會。
不同的社會或階級的人們對“正義”有著不同的解釋: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人們按自己的等級做應當做的事就是正義;基督教倫理學家則認為,肉體應當歸順于靈魂就是正義。整體看來大多數的觀點認為公平即是正義。簡單來說是同樣的人同樣對待。
正義 (漢語詞語)
(1) [justice]∶公正的、正當的道理
主持正義
(2) [exact implication]∶正確的含義,古時多用做書名,如《五經正義》
(3) [just]∶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正義的戰爭
對政治、法律、道德等領域中的是非、善惡作出的肯定判斷。作為道德范疇,與“公正”同義,主要指符合一定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
相關成語
- zhèng qì正氣
- yì zhàn義戰
- zhèng zhèng正正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言
- méi zhèng tiáo沒正條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fāng zhèng方正
- jiā yì shì嘉義市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tóng yì cí同義詞
- yì jīng義經
- míng yì gōng zī名義工資
- tóng yì yǔ同義語
- zhǐ yì旨義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xiá yì狹義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yì yǒng義勇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jīng yì rù shén精義入神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yì fù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