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
共找到2個 "外方" 的近義詞,分別如下:
詞語解釋
外方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外地;遠方。指向門外。
引證解釋
山名。即 嵩高。五岳之一。
引《書·禹貢》:“熊耳 外方 桐柏,至于 陪尾。”
孔穎達 疏:“嵩高 山在 穎川 嵩高縣,古文以為 外方山。”外地;遠方。
引《南齊書·王琨傳》:“外方小郡,當乞寒賤。”
唐?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二:“來時走馬隨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三國演義》第五回:“沛國 譙 人 夏侯惇,字 元讓,乃 夏侯嬰 之后;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駡其師, 惇 殺之,逃于外方。”指向門外。
引《云笈七籤》卷十一:“列位次坐向外方。”
國語辭典
外方
外面。
近外路 外鄉
遠方、外地。
引《南史·卷三二·王弘傳》:「外方小郡,當乞寒賤,省官何容復奪之。」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萬雪齋請諸位吃著說道:『像這樣東西,也是外方來的。』」
網絡解釋
外方
《三國演義》第五回:“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后;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于外方;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
最近近義詞查詢:丁憂的近義詞(dīng yōu)不可的近義詞(bù kě)列陣的近義詞(liè zhèn)山河的近義詞(shān hé)卓絕的近義詞(zhuó jué)結尾的近義詞(jié wěi)原原本本的近義詞(yuán yuán běn běn)末端的近義詞(mò duān)時候的近義詞(shí hòu)種植的近義詞(zhòng zhí)安和的近義詞(ān hé)射手的近義詞(shè shǒu)巨細的近義詞(jù xì)挺拔的近義詞(tǐng bá)進退失據的近義詞(jìn tuì shī jù)別人的近義詞(bié rén)姨娘的近義詞(yí niáng)克紹箕裘的近義詞(kè shào jī qiú)作主的近義詞(zuò zhǔ)恬不知恥的近義詞(tián bù zhī chǐ)嘉會的近義詞(jiā huì)感激涕零的近義詞(gǎn jī tì líng)袍笏登場的近義詞(páo hù dēng chǎng)嘆惋的近義詞(tàn wǎn)崇拜的近義詞(chóng bài)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