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
詞語解釋
反正
無論如何,表示肯定的語氣。
例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
英anyhow;
反正
復歸正道。
例撥亂反正。
英return to the right way;
敵人投誠。
英come over from the enemy’s side;
翻譯
- 英語 anyway, in any case, to come over from the enemy's side
- 德語 trotzdem (Adj)?
- 法語 en tout cas, quand même, n'importe comment, de toute fa?on, en tout état de cause, malgré tout, quoi qu'il en soit
引證解釋
由邪歸正。
引《詩·衛風·氓序》:“宣公 之時,禮義消亡……故序其事以風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漢書·息夫躬傳》:“天之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指敵方的軍隊投到己方為反正。
引《新唐書·王珂傳》:“珂 憤見言色,屢陳討賊謀。既反正,首獻方物,帝甚倚之。”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歡迎偽軍反正的標語,一直貼到崗樓上。”指帝王復位。
引《晉書·王敦傳》:“惠帝 反正, 敦 遷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大鴻臚、侍中,出除廣武將軍、 青州 刺史。”
《舊唐書·昭宗紀》:“天復 元年春正月甲申朔, 昭宗 反正,登 長樂門 樓,受朝賀。”
清?錢謙益 《讀二箋上》:“兩京收復,鑾輿反正。”反寫的“正”字。
引《左傳·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為‘乏’。”
按古文“乏”為“正”字的反寫,后因稱字的反寫為反正書。 明?焦竑 《焦氏筆乘·鄭夾漈論六書》:“《左氏》曰:‘反正為乏。’正無義也。正乃射侯之正,象形也。正以受矢,乏以藏矢,正相反也。”反面和正面。
引宋?夢英 《說文偏旁字源目錄·序》:“於夏之日,冬之夜,未嘗不揮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無下筆之所,方可捨諸。”
副詞。表示堅定的語氣,含有不因條件不同而改變的意思。
引老舍 《黑白李》:“無論怎樣吧,反正我知道他現在是很高興。”
峻青 《海嘯》第四章:“算了,不懂就算了,反正你這 渤海灣 的海軍司令是坐定了。”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五:“小二黑 說:‘你愿意養你就養著,反正我不要!’”
國語辭典
反正
由不正復歸于正。
引三國魏·鐘會〈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撥亂反正。」
近歸正 橫豎
一反與一正。
例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無論如何。
例如:「反正要來,不如早點來。」
敵對的一方向我方投降。
例如:「他率領部分弟兄,向政府軍反正。」
網絡解釋
反正 (卓文萱演唱歌曲)
《反正》是由啊弟仔作詞,卓文萱演唱的一首歌曲,屬于流行樂,收錄于卓文萱2011年專輯《反正卓文萱》。
反正 (詞語概念)
反正,指復歸于正道;副詞,表示情況不同而結果并無區別。語出《詩·衛風·氓序》:“ 宣公之時,禮義消亡……故序其事以風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相關成語
- zhèng qì正氣
- zhèng zhèng正正
- f?n kuì反饋
- méi zhèng tiáo沒正條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fāng zhèng方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f?n yìng反應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chū ěr f?n ěr出爾反爾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
- lì zhèng力正
- zào f?n造反
- dà zhèng大正
- zhèng diān正攧
- zhèng di?n正點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諫
- zhèng shuō正說
- zhǔn zhèng準正
- lì zhèng立正
- zhōu zhēng周正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zhèng xiàng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