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
詞語解釋
閃電
天空中云層放電時所產生的閃光。用以比喻快速。
例閃電戰。
英lightning;
引證解釋
云與云之間或云與地面之間所發生的放電現象。
引《佛本行集經·剃發染衣品下》:“如芭蕉心,無有真實;如秋云起,乍布還收;如閃電光,忽出還滅;如水上沫,無有常定。”
艾青 《光的贊歌》:“暴風雨中的雷聲特別響,烏云深處的閃電特別亮。”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閃電在黑暗的空中剛剛劃過,沉重的雷聲便跟著發出驚人的巨響。”指發生閃電現象。
引清?魏源 《寰海后》詩之一:“驚笑天公頻閃電,羣飛海水怒聞雷。”
比喻疾速。
引《隋書·長孫晟傳》:“有 突厥 達官來降,時亦預坐,説言 突厥 之內,大畏 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
國語辭典
閃電
天空中云與云之間或云與地面之間,肉眼可以見到的放電現象。
比喻極為銳利、迅速。
引《西游記·第三回》:「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
例如:「閃電攻勢」、「閃電結婚」。
網絡解釋
閃電 (自然現象)
閃電是云與云之間、云與地之間或者云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云中)。
通常是暴風云(積雨云)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云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云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負電荷終于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云涌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
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