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蓮對菊,鳳對麟。濁富對清貧。漁莊對佛舍,松蓋對花茵。蘿月叟,葛天民。國寶對家珍。草迎金埒馬,花醉玉樓人。巢燕三春嘗喚友,塞鴻八月始來賓。古往今來,誰見泰山曾作礪;天長地久,人傳滄海幾揚塵。
兄對弟,吏對民。父子對君臣。勾丁對甫甲,赴卯對同寅。折桂客,簪花人。四皓對三仁。王喬云外舄,郭泰雨中巾。人交好友來三益,士有賢妻備五倫。文教南宣,武帝平蠻開百越;義旗西指,韓侯扶漢卷三秦。
申對午,侃對訚。阿魏對茵陳。楚蘭對湘芷,碧柳對青筠。花馥馥,草蓁蓁。粉頸對朱唇。曹公奸似鬼,堯帝智如神。南阮才郎羞北富,東鄰丑女效西顰。色艷北堂,草號忘憂憂甚事;香濃南國,花名含笑笑何人。
譯文
葛天民: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其治世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是遠古社會理想化的政治領袖人物。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昔葛天氏樂辭云,玄鳥在曲;黃帝云門,理不空綺。
金埒:王武子有馬癖,編錢為金埒,常乘馬不渡水,曰:是必惜錦障泥。去之,馬乃渡水。
作礪:黃何如帶,泰山如礪。
揚塵:揚起塵土。
四皓:商山四皓的簡稱。見商山四皓條。文選˙揚雄˙解嘲: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榮于南山。文選˙班彪˙王命論: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三仁:語出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指殷代有微子、箕子、比干三個賢人。三人勸諫紂王,不被采納,微子離去,箕子被貶為奴隸,比干遭到殺害,俱以仁德見稱于世。
王喬:漢葉縣人,曾為縣令。相傳其善于神術,曾把鞋子化成兩只鳧鳥乘坐,進見帝王。
郭泰:漢人,遇雨巾折一角,人效之為折角巾。
三益: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三益指直、諒、多聞。后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傳: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亦指良朋、益友。晉˙摯虞˙答杜育詩:賴茲三益,如琢如切。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征君: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五倫: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鏡花緣˙第九十九回:門上有了這樣能事家人,恩主于五倫之中,雖于朋友這倫有些欠缺,畢竟少了許多應酬之煩。亦作五常。
百越: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總稱。如漢時有閩越﹑甌越﹑南越﹑駱越等。其文化特征為斷發﹑紋身﹑契臂﹑巢居﹑使舟及鑄銅鼓等。亦作百粵。
韓侯:韓信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偽作云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三秦:項羽分關中地,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于咸陽以西,司馬欣為塞王于咸陽以東,董翳為翟王于上郡,合稱為三秦。
誾:和悅的直言勸告。
侃:剛直。
似鬼:曹操奸偽人稱如鬼。
如神:帝堯其智如神。
南阮:晉代的阮咸與阮籍同負盛名,共居道南,合稱為南阮。語出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借指貧窮的人。唐˙戴叔倫˙旅次寄湘南張郎中詩:閉門茅底偶為鄰,北阮那憐南阮貧。
東施:春秋越國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同里丑女東施看見覺得十分美麗,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丑,結果同里的人紛紛走避或閉門不出。典出莊子˙天運。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紅樓夢˙第三十回:寶玉心中想道:難道這也是個癡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自嘆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不但不為新奇,且更可厭了!亦作東家效顰、丑女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