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太平御覽 > 太平御覽·藥部·卷五

      太平御覽·藥部·卷五

      李昉

      原文

      ○石藥下

      馀糧

      《列仙傳》曰:赤斧者,巴戎人,為碧雞祠主簿。能煉丹與消石,服之,三十年身反童子,發毛皆赤。數十年上華山取禹馀糧,餌之,手中長有赤斧。

      《博物志》曰:海扶洲上有草焉,名曰{艸師}(音師。)草。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熟,民斂,至冬乃訖。名自然穀,或曰禹馀糧。今藥中有禹馀糧者。世傳昔禹治水,棄其所馀食於江中,而為藥也。

      《博物志》曰:地有蓼名,則禹馀糧生。亦有蓼名無者矣。

      《范子計然》曰:禹馀糧,出河東。

      《本草經》曰:太一禹馀糧,一名石腦。味甘平。生山谷。治咳逆,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久服,能忍寒暑,不饑,輕身,飛行千里,若神仙。生太山。

      又曰:禹馀糧,味甘寒。生池澤。治咳逆、寒熱、煩滿、下利、赤白血閉、癥瘕、大熱。久服輕身。生東海。

      《吳氏本草經》曰:太一禹馀糧,一名禹哀。神農、歧伯、雷夠允平,李氏小寒,扁鵲甘,無毒。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如雞子黃色。九月彩,或無時。

      消石

      《吳氏本草經》曰:消石,神農苦,扁鵲甘。

      《范子計然》曰:消石,出隴道。

      芒消

      《本草經》曰:消石,一名芒消,味酸,苦寒。生山谷。治五藏積熱。生益州。

      樸消

      《本草經》曰:樸消,味苦寒。生山谷。治百病,除寒熱、邪氣,除六府積聚、結癖。山谷之陰有咸苦之水,狀如芒消而粗。能化七十二種石,練餌服之,輕身神仙。生益州。

      《吳氏本草》曰:樸硝石,神農、歧伯、雷公無毒。生益州,或山陰。入土千年不變,練之不成,不可服。

      雄黃

      《玄中記》曰:員丘之上多大蛇,以雄黃精厭之。

      《水經》曰:黃水,出零陽縣西北連巫山,溪出雄黃,頗有神異。彩常以冬月,祭祠,鑿石深數丈,方得。故溪水取名焉。

      《淮南萬畢術》曰:夜燒雄黃,水蟲成列。(水蟲聞燒雄黃臭氣,皆趨火。)

      《吳氏本草》曰:雄黃,神農苦。山陰有丹雄黃,生山之陽。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雌黃

      《吳越春秋》曰:太官舍春申君所造殿后,殿名桃夏宮,春申子假君宮也。數失火,因途雌黃,故曰黃堂。臨海水。

      《土物志》曰:丹山,草木赫然盡彤,雌黃所產。煒煌,內含奇寶,外發英光。昔隸交部,今則南康。

      《典術》曰:天地植鄲,藏於中極,命曰雌黃。雌黃千年化為雄黃,雄黃千年化為黃金。

      《本草經》曰:雌黃,石金,味辛平。生山谷。治身癢諸毒。

      磁石

      王隱《晉書》曰:馬隆擊涼州,以磁石累道側。賊負鐵鎧,不得過,以為神。

      《呂氏春秋》曰:磁石召鐵,或引之也。(石,鐵之母也。石之不磁者,亦不能引之也。)

      《抱樸子》曰:五石者,丹沙、雄黃、白礬石、曾青、磁石也。一石轉五轉,而合成五色,五石合為二十五色。

      《南州異物志》曰: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外徼人乘大舶,皆以鐵鍱鍱之。至此關,以磁石不得過。

      《淮南萬畢術》曰:磁石拒{其石}。(取雞血、作針,鐵磨搗之,以和磁石,日途{其石}頭,曝乾之,置局上,則相拒不休。)

      又曰:磁石懸入井,亡人自歸。(取亡人衣帶,裹磁石,銹檦晷,亡人自歸。)

      《本草經》曰:磁石,一名玄石,味辛寒,生川谷。

      《吳氏本草》曰:磁石,一名磁君。

      石膏

      《廣州記》曰:彰平縣有石膏山,望之,皎若霜雪。

      《本草經》曰:石膏,味辛,微寒。生山谷。治心下逆驚喘,口乾焦,不能息。

      滑石

      《南越志》曰:膋(音尞。)城縣,是出膋石,膋石,即滑石也。土人以為燒器,以用烹魚。

      《本草經》曰:滑石,味苦寒。生山谷。治身熱、泄癖。生棘陽。

      《范子計然》曰:滑石,白滑者善。

      礬石

      《本草經》曰:礬石,一名羽砠。味咸酸寒。生山谷。治寒熱、泄痢、惡瘡、目痛,堅骨。煉垛鉶服,輕身不老。生河西。

      盛弘之《荊州記》曰:建平出礬石。

      《范子計然》曰:礬石,出武都。

      《吳氏本草》曰:礬石,一名羽涅(泥結切。)一名羽澤。神農、歧伯酸,扁鵲咸,雷公酸,無毒。生河西,或隴西,或武都石門。彩無時。歧伯久服,傷人骨。

      曾青

      《衡山記》曰:衡山有曾青崗。曾青可合仙藥。

      《淮南萬畢術》曰:取曾青十斤,燒之,以水灌其地,云起如山云矣。曾青為藥,令人不老。

      《本草經》曰:曾青,生蜀郡名山。其山有銅者,曾青出其陽。青者,銅之精,能化金、銅。

      空青

      《江乘地記》曰:樵彩者常於山上得空青。此山三朝出云,雨必降,民以為常占。

      《范子計然》曰:空青、曾青,出巴都。白青,又出巴兢。盧者,出弘農豫章。

      《本草經》曰:空青,味甘寒。生山谷。明目,久服輕身延年。能化銅鉛作金。生益州。

      《吳氏本草》曰:空青,神農甘,一經酸。久服,有神仙玉女來侍,使人志高。

      白青

      《本草經》曰:白青,味甘平。生山谷。明目,利九竅耳聾,殺諸毒之蟲。久服,通神明,輕身延年。出豫章。

      《范子計然》曰:白青,出白郡。

      《吳氏本草》曰:神農甘平,雷公咸,無毒。生豫章。可消為銅。

      《淮南萬畢術》曰:白青,得鐵即化為銅。(取礬石、白青,分等,煉冶,合鐵,即成銅矣。)

      扁青

      《本草經》曰:扁青,味甘平。生山谷。治目痛,明目辟毒,利精神。久服,輕身不老。生朱崖。

      《吳氏本草經》曰:扁青,神農、雷公小寒,無毒。生蜀郡。明目,治癰腫風痹。丈夫內絕,令人有子。久服輕身。

      長石

      《本草經》曰:長石,一名方石,味辛,治身熱。

      《吳氏本草》曰:長石,一名方石,一名直石。生長子山。理如馬齒,潤澤玉色,長服不饑。

      冷石

      《吳錄·地理志》曰:郁林布山縣多虺,其毒殺人。有冷石,可以解之。石色赤黑,味苦。屑此石著創,并以切齒,立蘇,一名竊齒石。(見《大康地記》。)

      石蜜

      《神仙傳》曰:羨門止中岳,餐石蜜、紫梁。

      《西京雜記》曰:閩越王獻高祖石蜜二斛。

      《本草經》曰:石蜜,一名石飴,味甘平。生山谷。治心邪,安五藏,益氣補中,止痛解毒。久服,輕身不老。生武都。

      《吳氏本草》曰:石蜜,神農、雷夠允,氣平。生河源,或河梁。

      玉泉

      《本草經》曰:玉泉,一名玉澧,味甘平。生山谷。治藏百病,柔筋強骨,安魂,長肌肉。久服,能忍寒暑,不饑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生藍田。

      《吳氏本草》曰:玉泉,一名玉屑,神農、歧伯、雷夠允,李氏平。畏冬華,惡青竹。

      水銀

      《廣雅》曰:水銀謂之汞。(音紅董切。)

      《淮南萬畢術》曰:朱砂為汞。

      《本草經》曰:水銀,味辛寒,無毒。

      ○決明

      《本草經》曰:石決明,味酸;草決明,味咸。理自珠精。

      《吳氏本草》曰:決明子,一名草決明,一名羊明。

      赭(代赭附)

      《說文》曰:赭,赤土也。

      《山海經》曰:胞山灌死昀晷,有流赭。以途牛馬,無病。(郭璞癥曰:赭,赤土也。今多以朱途牛角,云辟惡。)

      又曰:少陽山其中,多美赭。

      《南方草物狀》曰:赤土,出踴山下,在石中。彩好色赤者,雜丹中朱膠漆器。

      《范子計然》曰:石赭,出齊郡,赤色者善。蜀赭,出蜀郡。

      《本草經》曰:代赭,一名血師,好者狀如雞肝。

      白堊(音惡)

      《山海經》曰:慈聾之山,其中有太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范子計然》曰:青堊出三輔。

      《本草經》曰:白堊,即白善土也,生邯鄲。

      鹵堿

      《本草經》曰:鹵堿,一名寒石,味苦。治大熱、消渴、狂煩。戎鹽,主明目益氣,去毒蟲。大鹽,一名胡鹽,令人吐,主腸胃結熱。

      ○禽什叢

      △龍骨(角齒附)

      《史記》曰:穿渠自徵引洛死炅商顏,(服虔曰:顏音崖。應邵曰:微在馮翊;或曰:商顏,山名。)穿梁得龍骨,故名龍首渠。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駭鹿山室,鑿室內,輒得龍骨。(下有伏滔。)

      《范子計然》曰:龍骨出河東。

      《本草經》曰:龍骨,味甘平,生山谷。治心腹鬼疰。生晉地。

      《華陽國志》曰:蜀五城縣,其上值天門。天門,龍昇天不達,死墜此地。故掘取龍骨,冬夏尾覼。

      《吳氏本草經》曰:龍骨,生晉地山谷陰大水所過處。是死龍骨,色青白者善。十二月彩,或無時。龍角,畏乾漆、食卜、理石。龍齒,神農、李氏大寒。龍齒治驚癇,久服輕身。

      牛黃

      《文士傳》曰:延篤為京兆尹。桓帝時,梁冀專政。時皇太子,詔書發京兆出牛黃。冀遣諸生赍書持牛黃詣篤賣,篤以為詐,論殺之。

      《本草經》曰:牛黃,味苦,生隴西平澤特牛膽中。治驚癇、寒熱。生晉地。

      《吳氏本草經》曰:牛黃,牛出入鳴吼者有之。夜視有光,走牛角中。死,其膽中如雞子黃。

      阿膠

      《東水經》曰:東阿縣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十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糾戤名。庾信《哀江南賦》云:"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海蛤

      《博物志》曰:東海有蛤,鳥常啖之肉,消盡,殼起出,浮泊在沙岸,潮水涂卻,懇迆白如雪。入藥最良勝。取自死者。

      《本草經》曰:海蛤,味苦平。生池澤。治咳逆、上氣、喘煩、胸痛、寒熱。文蛤,主惡瘡,蝕五痔,生東海。

      《吳氏本草經》曰:海蛤,神農苦,歧伯甘,扁鵲咸。大節頭有文,文如磨齒。彩無時。

      犀角

      《本草經》曰:犀牛角,味咸,治百毒。

      靈羊角

      《本草經》曰:靈羊角,安心氣,不厭(音掩。)

      鹿茸

      《本草經》曰:鹿茸,強志不老。

      麋脂

      《本草經》曰:麋脂近陰,令人陰痿。

      雁肪

      《本草經》曰:雁肪,一名鶩肪,味甘平。生池澤。治風緊拘急、偏枯、氣不通。久服,長發益氣,不饑不老,輕身。生南海。

      《吳氏本草經》曰:雁肪,神農、歧伯、雷夠允、無毒,彩無時。鶩肪,殺諸石藥毒。

      ○鳶頭(并尾)

      《本草經》曰:鳶,辟不祥,生淮南。

      《吳氏本草》曰:鳶尾,治蠱毒。


      譯文

      暫無譯文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www.91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