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孫臏說:“就地形的一般狀況而言,向陽的地方是表,背陰的地方是里,大路為綱,小路為紀,掌握了大小道路的分布狀況,布陣用兵就可以自如了。大路暢通的地區有利于運動作戰,而小路難行的地區就不便于運動作戰了。凡是用于作戰的地方,日照的條件都很重要,對于四面八方風向的變化,千萬不能忘記觀察了解。渡河涉水,向山陵進發,處在河流下游,在死地扎營駐守,靠近樹林,在這五種情況下,都容易招致失敗,用兵時要特別注意。適于南面布陣的山是生山。運于東面布陣的山是死山。向東流的水是生水,向北流的水是死水,不流動的水也是死水。就五種地形對用兵的優劣比較而言,山地勝過丘陵,丘陵勝過土山,土山勝過小土丘,小土丘又勝過有樹林的平地。五種草的優劣依次是:知母草、荊棘、靈壽木、茅草、莎草。五種土壤的優劣比較是:青土勝過黃土,黃土勝過黑土,黑土勝過紅土,紅土勝過白土,白土又勝過青土。五種可能導致作戰失敗的地形是:山溪、河流、沼澤、鹽堿地..。五種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的地形是:似天井般四周封閉的洼地,四周是高山、易進難出的地方,草木叢生有羅網的地方,兩面高山夾峙的狹窄山溝,沼澤地區。這五種地形猶如軍隊的墳墓一般,都是兇多吉少的‘殺地’,不能在這里駐扎..。春天不能在低洼地扎營,秋天不能在高處扎營。駐軍和布陣時,都不要改變右前方的有利地形,要選擇右翼有丘陵或高地作屏障,而不要左翼有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