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東吳接連戰(zhàn)敗,孫權(quán)大驚。大將闞澤向?qū)O權(quán)推薦陸遜領(lǐng)兵抵抗劉備。張昭、顧雍見陸遜只是一名弱冠書生便堅決反對。
闞澤以全家性命作保,再薦陸遜,孫權(quán)下決心用陸遜。筑壇拜陸遜為大都督,右鎮(zhèn)西將軍,賜尚方寶劍,遇事可先斬后奏。
陸遜領(lǐng)兵到亭前線。老將周泰、韓當(dāng)不服,請陸遜發(fā)兵救孫桓,陸遜說∶“破蜀后孫桓之圍自然解除。”并下令各將堅守不戰(zhàn)。眾人情愿決一死戰(zhàn),不愿死守,陸遜厲聲說∶“誰敢不聽,定斬不饒!”
劉備聽說陸遜就是定計取荊州的人,便要領(lǐng)兵去戰(zhàn)。馬良勸劉備不可輕敵。劉備小看陸遜,領(lǐng)軍攻打各處關(guān)口。
蜀軍天天叫罵,吳軍堅守不戰(zhàn)。天氣炎熱,劉備便令人將營寨移入林中陰涼處。
馬良對移兵樹林中不大放心,便對劉備說∶“丞相已到東川,何不將移營的地方畫成了圖本請丞相過目。”劉備說∶“那你就畫了圖本去問問丞相吧!”馬良領(lǐng)命速去。
劉備讓吳班到關(guān)前誘敵,軍士赤身裸體臥于陣前。吳將徐盛、丁奉要求出戰(zhàn)。陸遜不準(zhǔn),說這是誘敵之計,三日后可見分曉。
三日后陸遜領(lǐng)眾將到關(guān)上觀望,見吳班兵已離去,劉備伏兵走出谷口,眾將才心服口服。
劉備又讓水軍順江而下,在東吳境內(nèi)沿江扎寨。黃權(quán)認(rèn)為不妥便向劉備進(jìn)諫,劉備不以為然。
魏國探子將劉備屯兵陣圖回報曹丕,曹丕看后大笑說∶“劉備必將大敗!”又說陸遜必定領(lǐng)兵取西川,魏國可趁東吳國中空虛之時攻打東吳。便令曹仁領(lǐng)一軍去濡須,曹休去洞口,曹真去南郡,伺機(jī)進(jìn)攻東吳。
馬良將圖本送給孔明,孔明看后大驚,問∶“這是誰的主意,可先斬此人的頭。”馬良說是主公劉備自已的主意。孔明只得令馬良速回見劉備,教他另移營地。又告訴馬良,主公若是兵敗,可去白帝城躲避。
陸遜見時機(jī)成熟,便點將出兵,陸遜不用老將韓當(dāng)、周泰、凌統(tǒng),卻只點末將淳于丹,并讓徐盛、丁奉領(lǐng)兵在寨外五里處救援。
淳于丹去攻蜀軍第四營大敗而回。陸遜并不怪罪,又令朱然用船裝茅草,從水路進(jìn)攻蜀軍。令周泰、韓當(dāng)各引一軍去蜀營放火,等到蜀營大火一起,其他眾將不分晝夜追擊蜀軍,一直到捉了劉備才準(zhǔn)回營。
初更時分,東南風(fēng)大起,蜀營到處起火,蜀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shù)。
劉備見吳軍殺來,慌忙上馬。丁奉、徐盛領(lǐng)軍兩路夾擊劉備,萬分危急之時,張苞殺來,保護(hù)劉備逃往馬鞍山。
劉備往馬鞍山逃去,陸遜引大軍緊緊追趕。朱然又從江岸領(lǐng)兵截住去路,劉備大叫∶“我將死于此地了!”這時趙云從江州殺來,一槍刺死了朱然,保護(hù)劉備及剩下的百余將士奔往白帝城,蜀軍大敗。
陸遜追到夔關(guān)附近,見地形復(fù)雜,懷疑有伏兵,忙叫三軍暫退。
陸遜找人一問,才知此地叫魚腹浦。聽說在諸葛亮入川時,曾在此地的沙灘上布下石排陣,可比十萬雄兵。
陸遜在半信半疑之下,領(lǐng)十余騎兵去探看石陣,剛走入陣中,突然狂風(fēng)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陸遜等急欲回馬,卻困在陣中無路可出。
陸遜正找不到出口,忽然看見一老人走來,將他引出石陣,陸遜忙問∶“長者何人?”老人說他即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見將軍陷于陣中,于心不忍,便前來引將軍等出陣。
陸遜感嘆地說∶“孔明果是真正的臥龍,自己實在無法相比啊!”部將們趁勝還要再追劉備,陸遜說曹兵會趁國中兵虛攻打東吳,于是下令撤兵回東吳。果然,退兵還不到兩日,魏兵即分三路殺到。
曹丕親自上前線督戰(zhàn),但見曹仁被吳將朱桓打敗,曹真被陸遜打敗,曹休被呂范打敗,魏軍大挫,再加上江南正流行瘟疫,兵士、馬匹病死者眾。為了怕再損失將士,便撤兵回去了。
劉備遭兵敗之后,憂郁成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下令駐扎在白帝城。并召孔明、李嚴(yán)來,托付身后之事。
孔明星夜從成都趕到白帝城,劉備叫孔明坐在身邊,見馬良的弟弟馬謖在旁便先叫他出去,再告訴孔明,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重用。
劉備寫了遺詔,哭著握住孔明的手說∶“如果劉禪尚有可為,你便輔助他,若是不成材,你可自立為成都之主。”孔明聽完,渾身有如針刺一般,泣拜于地,叩頭流血表示∶“臣一定竭力盡忠,至死方休!”
劉備又對兒子劉永、劉理說∶“我死了以后,你們兄弟三人,對丞相要像父親一樣,不可怠慢。”命二子同拜孔明。
劉備又對趙云說∶“你看在與我的交情上,早晚看顧我的兒子,可不要辜負(fù)了我的交代。”趙云哭著拜別說∶“臣不敢不效犬馬之勞!”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劉備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歲。
諸葛亮率眾官將劉備的靈柩運回成都,宣讀遺詔。太子劉禪即位。改年號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