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千金方 > 千金方·解毒雜治方·解五石毒第三

      千金方·解毒雜治方·解五石毒第三

      孫思邈

      原文

      (論三首證十八條方三十七首)

      論曰∶人不服石,以庶事不佳,惡瘡疥癬,溫疫瘧疾,年年常患,寢食不安,興居常惡,非只己事不康,生子難育,所以石在身中,萬事休泰,要不可服五石也。人年三十以上可服石藥,若素肥充亦勿妄服。四十以上必須服之。五十以上三年可服一劑,六十以上二年可服一劑,七十以上一年可服一劑。

      又曰∶人年五十以上,精華消歇,服石猶得其力。六十以上轉惡,服石難得力。所以常須服石,令人手足溫暖,骨髓充實,能消生冷,舉措輕便,復耐寒暑,不著諸病。是以大須服之。凡石皆熟煉用之。凡石之發,當必惡寒頭痛心悶,發作有時,狀如溫瘧,但有此兆,無過取冷水淋之,得寒乃止。一切冷食唯酒須溫,其諸解法備如后說。其發背疽腫(方見二十二卷中)。

      又曰∶凡服石人,慎不得雜食口味,雖百品具陳,終不用重食其肉,諸雜既重,必有相賊,積聚不消,遂動諸石,如法持心,將攝得所。石藥為益,善不可加。余年三十八九嘗服五六兩乳,自是以來深深體悉,至于將息節度,頗識其性,養生之士宜留意詳焉。然其乳石必須土地清白光潤,羅紋鳥翮一切皆成,乃可入服。其非土地者,慎勿服之,多致殺人。甚于鴆毒、紫石、白石極須外內映澈,光凈皎然,非爾亦不可服。寒石五石更生散方,舊說此藥方,上古名賢無此,漢末有何侯者行用,自皇甫士安以降,有進餌者,無不發背解體,而取顛覆。余自有識性以來,親見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寧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識者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今但錄主對以防先服者,其方已從煙滅,不復須存,為含生害也。

      蔥白豉湯

      凡鐘乳對術又對栝蔞,其治主肺上通頭胸,術動鐘乳,胸塞短氣。鐘乳動術,頭痛目疼。又鐘乳雖不對海蛤,海蛤能動鐘乳,鐘乳動則目疼短氣。有時術動鐘乳,直頭痛胸塞,然鐘乳與術為患不過此也。雖所患不同,其治一也。發動之始,要有所由,始覺體中有異,與上患相應,宜速服此方。

      蔥白(半斤)豉(二升)甘草(三兩)人參(三兩《外臺》用吳茱萸一升。)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五升,煮蔥白作湯,澄取八升,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才服便使人按摩搖動,口中嚼物,然后仰臥,覆以暖衣,汗出去衣,服湯,熱歇即便冷,淘飯燥脯而已。若服此不解,復服甘草湯。

      甘草湯方

      甘草(三兩)桂心(二兩)豉(二升)蔥白(半斤)

      上四味,合服如上法。若服此已解,肺家猶有客熱余氣,復服桂心湯。

      桂心湯方

      桂心麥門冬(各三兩)人參甘草(各二兩)豉(二升)蔥白(半斤)

      上六味,合服如前法。(此方與次后散發身體生瘡,麥門冬湯分兩小異。)

      杜仲湯

      硫黃對防風,又對細辛,其治主脾腎通主腰腳。防風動硫黃,煩熱腳疼腰痛,或嗔忿無常,或下利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而硫黃不能動彼,始覺發便服此方。

      杜仲(三兩)枳實甘草李核仁(各二兩)香豉(二升)梔子仁(十四枚)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不能解,復服大麥奴湯。

      大麥奴湯方

      大麥奴(四兩)甘草人參芒硝桂心(各二兩)麥門冬(半斤)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服已解,脾腎猶有余熱氣或冷,復服人參湯。

      人參湯方

      人參干姜甘草當歸(各一兩)附子(一枚)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

      生麥門冬湯

      白石英對附子,其治主胃通主脾腎。附子動白石英,煩熱腹脹。白石英動附子,嘔逆不得食,或口噤不開,或言語難,手腳疼痛。始覺宜服此湯方。

      生麥門冬(四兩)甘草麻黃(各二兩)豉(二升)

      上四味,合服如上法,不解再服大黃湯。

      大黃湯方

      (若煩,加細辛五兩)

      大黃(三兩)豉(二升)甘草(二兩)梔子仁(三十枚)

      上合服如上法,頻服得下便止,不下服盡。若熱勢未除,視瞻高而患渴者,復服栝蔞根湯。

      栝蔞根湯方

      栝蔞根大麥奴(各四兩)甘草(二兩)豉(二升)蔥白(半斤)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稍稍一兩合服之,隱約得一升許,便可食少糜動口。若已解,胃中有余熱,復服芒硝湯。

      芒硝湯方

      芒硝桂心(各二兩)李核仁(二十一枚)白術(一兩)大棗(二十枚)甘草通草(各三上七味,合服如上法。若腹脹,去芒硝,用人參二兩

      人參湯

      紫石英對人參,其治主心肝通主腰腳。人參動紫石英(《外臺》作細辛,人參)

      痛,或驚悸不得眠臥,恍惚忘誤,失性發狂,昏昏欲眠,或憒憒喜嗔,或瘥或劇,乍寒乍熱,或耳聾目暗。又防風雖不對紫石英,而能動防風(《外臺》云∶防風雖不對紫石英,為藥中有人參,緣防風動人參,轉相發動令人心痛煩熱)。令人頭項強,始覺服此方。(《外臺》黃湯。)

      人參白術(各三兩)甘草(《外臺》無)桂心(各二兩)細辛(一兩)豉(三升)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嗔盛加大黃、黃芩、梔子各三兩。若忘誤狂發猶未除,復服后列第一生麥門冬湯。

      生麥門冬湯方

      生麥門冬蔥白(各半斤)甘草(三兩)人參(一兩)豉(二升)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溫床暖覆,床下著火,口中嚼物使身稍汗一日便解。若心有余熱,更服參桂湯。

      參桂湯方

      人參防風甘草(各三兩)桂心(二兩)白術生姜(各一兩)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

      大麥湯

      赤石脂對桔梗,其治主心通主胸背。桔梗動石脂,心痛寒噤,手足逆冷,心中煩悶。

      赤石脂動桔梗,則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始覺發宜溫清酒飲之,隨能否,須酒勢行則解,亦可服此方。

      大麥熬令汗出燥止,勿令大焦,舂去皮,細搗絹篩,以冷水和服之。(《翼方》云∶炒去皮,淘凈蒸令熟,曝干,熬令香為末)。

      蔥白豉湯

      石無所偏對,其治主胃,發則令人心急口噤,骨節疼強,或節節生瘡。始覺發即服此方。(《外臺》云∶服麥門冬湯)。

      蔥白(半斤)豉(二升)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散發身體卒生瘡,宜服后方。

      生麥門冬湯方

      生麥門冬(五兩)甘草(三兩)桂心(二兩)人參(一兩半)蔥白(半斤)豉(二升)

      上六味,服如解鐘乳湯法。

      術對鐘乳,術發則頭痛目疼,或舉身壯熱,解如鐘乳法。

      附子對白石英,亦對赤石脂。附子發則嘔逆手腳疼,體強骨節痛,或項強面目滿腫。發則飲酒服自愈。若不愈,與白石英同解。

      大黃黃芩湯

      桔梗對赤石脂,又對牡蠣,又對茯苓。桔梗發則頭痛目赤,身體壯熱。牡蠣發則四肢壯熱,心腹煩悶極渴。解法并與赤石脂同。茯苓發則壯熱煩悶,宜服此方。

      大黃黃芩梔子仁(各三兩)蔥白(切)豉(各一升)

      上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栝蔞根湯

      海蛤對栝蔞,海蛤先發則手足煩熱,栝蔞先發則噤寒清涕出。宜服此方。

      栝蔞根甘草(各二兩)大黃(一兩)梔子仁(十四枚)

      上四味,合煎服如解鐘乳法。

      浴法

      初熱先用暖水,后用冷水,浴時慎不可洗頭垂沐,可二三升灌之。凡藥宜浴便得解即佳。如不瘥,可余治之。

      寒食散

      發動者云∶草藥氣力易盡,石性沉滯獨主胃中,故令數發。欲服之時,以絹袋盛散一匕,著四合酒中,塞其口一宿后,飲盡之。其酒用多少,將御節度自如舊法。

      梔子豉湯

      治食宿飯、陳臭肉及羹宿菜發者方。

      梔子(三七枚)豉(三升)甘草(三兩)

      上三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方可加人參、蔥白。

      蔥白豉湯

      治因失食發及飲酒過醉發者方。

      蔥白(一升)豉(二升)干姜(五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解宜服∶

      理中湯

      人參白術甘草(各三兩)干姜(二兩)

      上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人參湯

      治因嗔怒太過發者方。

      人參枳實甘草(各九分)白術干姜栝蔞根(各六分)

      上六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短氣者,稍稍數飲。(《千金翼》云∶主散發氣逆,心腹絞痛不得氣息,命在轉燭者)。

      情色過多發,宜服黃湯。(方本闕。)

      將冷太過發,則多壯熱,以冷水洗浴,然后用生熟湯五六石灌之,已,食少暖食,飲少熱酒,行步自勞。

      將熱太過發,則多心悶,時時食少冷食。若夏月大熱時發動,多起于渴飲多所致,水和少服之,不瘥復作,以瘥為度。

      冷熱熨法

      若大小便閉塞不通,或淋瀝溺血,陰中疼痛,此是熱氣所致,用此法即愈其法先以冷物熨小腹已,次以熱物熨之,又以冷物熨之。若小便數,此亦是取冷所為,暖調理自愈。

      治藥發下利者方∶

      干服豉即斷,能多益佳。

      檳榔湯

      凡服散之后,忽身體浮腫,多是取冷過所致治之方。

      檳榔三十枚搗,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治凡散發瘡腫方∶

      蔓菁子(熬)杏仁黃連胡粉(各一兩)水銀(二兩)

      上五味,別搗蔓菁子,杏仁如膏,以豬脂合研,令水銀滅涂上,日三夜一。

      治散發赤腫者方∶

      生地黃(五兩)大黃(一兩)生商陸(三兩)杏仁(四十枚)

      上四味,切,醋漬一宿,豬膏一升,煎商陸令黑,去滓摩腫上,日三夜一。

      治散發生細瘡者方∶

      黃連芒硝(各五兩)

      上二味,咀,以水八升,煮黃連,取四升,去滓納芒硝令烊,漬布貼瘡上,數數易換,多少皆著之。

      治散發瘡痛不可忍方∶

      冷石(即滑石)三兩,治下篩,粉瘡上,日五六度,即燥,須臾痛亦定。

      治服散忽發動方∶

      干姜五兩,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蜜一合,和絞頓服,不瘥重作。

      鴨通湯

      解散除熱方。

      白鴨通(五升,沸湯二斗半淋之,澄清取汁二斗)豉(三升)麻黃(八兩)梔子仁(二十枚)

      上七味,五味咀,以鴨通汁煮取六升,去滓納豉煮三沸,分服五合。若覺體冷小便快,止后服。若熱猶盛,小便赤促,服之不限五合,宜小勞,當漸進食,不可令食少,但勿便多耳。

      解散

      治盛熱實,大小便赤方。

      升麻大黃黃連黃柏甘草(各三兩)黃芩(四兩)芍藥(六兩)梔子仁(十四枚)竹?

      上十一味,咀,以水三斗,先煮鴨通、竹葉,取一斗二升,去滓澄清,取一斗,次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若上氣者,加杏仁五合,腹滿加石膏三兩。

      下散法

      治藥發熱困方(《翼方》云∶凡散數發熱無賴下去之。又云∶諸丹及金石等同用之)。

      黍米三升作糜,以成煎豬脂一斤和,令調,宿不食,旦空腹食之,令飽,晚當下藥神良。

      不盡熱發,更合服之。

      又方肥豬肉(五斤)蔥白薤(各半斤)

      上三味,合煮,治如食法,宿不食,旦服之令盡,不盡,明日更服。

      又方治壓藥發動數數患熱困,下之之方。

      以豬腎脂一具,不令中水,以火炙,承取汁,適寒溫一服三合,每日夜五六服,多至五六升,二日稍隨大便下。

      又方作肥豬肉一升,調如常法,平旦空腹頓服令盡,少時腹中雷鳴,鳴定藥隨以器盛取,用水淘石。不盡,更作如前服之。


      譯文

      暫無譯文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jiz zz在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jizzjizz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