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齊民要術》:收瓜子法:每年選取“本母子瓜”,將兩頭切掉,只用中間一段的種子?!氨灸缸庸稀?,是剛生長出幾張葉片就結成的瓜。這樣的瓜種,結瓜也會早。用中熟瓜作種子,蔓要長到二三尺長才會結瓜;用晚熟瓜作種子,瓜蔓要長足以后才會結瓜;瓜成熟的時間也很晚。種早熟瓜的種子,瓜成熟早,但瓜?。环N晚熟瓜的種子,瓜成熟晚,但瓜卻比較大。去掉本母子瓜的兩頭:靠近瓜蒂的種子,結成的瓜又彎曲又小;靠近瓜頭的種子,結成的瓜又短又歪斜。
又有一種收瓜種子的方法:吃瓜時,遇上好瓜,便將瓜子收起,隨時用細糠拌和,曬到快干未干時,把糠揉搓掉,簸治干凈,動作要快些。
種瓜要用好地,小豆茬地最好,黍子茬地為次。刈過(小豆或黍子)隨即翻耕,要頻繁地耕。二月上旬種瓜是最好的農時;其次是三月中旬,為中等農時;最遲為四月上旬,是下等農時。五月和六月還可以種“藏瓜”。
一般地種瓜法,都是先用水將瓜子淘洗干凈,用鹽拌和。用鹽拌過,便不會被蟲侵害。先將鋤刀平拿著,將地表面上的干土刮去,不刮去干土,坑雖然挖得很深很大,仍然會摻雜有干土,所以瓜不易出苗。然后刨蒲溝切掘成大小像斗口的坑,將四顆瓜子、三顆大豆,放在土堆旁向陽的一面。等到瓜苗上生長出數張葉片以后,便可將豆苗掐掉。瓜的萌發力差,不能單獨出苗,所以需要大豆幫助頂土。瓜出苗后,如不把豆苗除去,豆苗反而會將瓜苗扇蓋住,使瓜生長不旺盛。把豆苗掐斷后,斷口上便會有汁液流出,使瓜蒙受滋潤。切莫將豆拔掉,拔去豆,會使土虛容易干燥。鋤的次數多,結瓜也會多;不鋤,便不會結瓜。五谷類,蔬菜類,果蓏類,都是這樣。蓏:郎果反。
防治瓜籠病法:清早起來,趁露水還未蒸發,用棍杖將瓜蔓挑起,在瓜根下撒上灰,過后一兩天,再用土壅培在瓜根上,便不會再有蟲了。
凡是瓜不等成熟,便早早地壞掉的原因,皆是由于腳踏(傷了葉蔓)和摘瓜時不小心,翻亂了瓜蔓所引起。如能按照這個道理謹慎愛護地去做,便可以一直等到天下霜,瓜的蔓葉枯干的時候,瓜才會結成。按照這個方法,瓜園便沒有必要分別種早瓜、中瓜和晚瓜三茬瓜了。
區種瓜法:六月間,下過雨種綠豆;八月中旬,用犁把綠豆翻入土中壓死;十月,再耕一遍,十月中旬,便可種瓜。一般多是離開兩步遠作一個區,坑的大小像盆口,五寸深。用土壅培在坑的四邊,做成菜畦的形狀??拥妆仨毱秸?,用腳把土踏實,使能保澤。取瓜種和大豆每樣十顆,遍放在坑中。應將瓜子和大豆搭配成對種,因為瓜要借用大豆的力量頂土。用糞土五升覆蓋在上面。糞土也要撒蓋均勻、平正。還要用一斗土,薄薄地撒蓋在糞上,再用腳輕微地踏一遍。冬季天降大雪時,應從速集中人力,將雪壅蓋在坑上,使積聚成大堆。到春天長出青草的時候,瓜也同時出土,瓜苗莖葉肥壯茂盛,勝過通常的瓜苗。而且瓜田會經常保持濕潤,即便天旱也不致受害。五月間,瓜便早早地成熟了。區種瓜掐掉豆苗和鋤瓜的方法,與通常的方法相同。若一區十顆子全部出苗,便嫌太稠,可掐掉一些,一區留四棵苗便足夠了。
又法:冬天將瓜子數個放入熱牛糞中,糞凍后拾回,堆置在背陰的地方。根據種瓜土地多少,以足夠使用為度。正月,地里的冰化了便翻耕,趁墑播種,每一方步施糞肥一斗,用犁翻土覆蓋。瓜必肥壯茂盛,而且成熟早,雖然趕不上區種的瓜,但卻遠勝過普通的瓜。(瓜田)有蟻時,用帶有骨髓的牛羊骨,放在瓜蔸附近,等蟻聚集到骨上,拿起丟到遠處;丟過兩三次,便沒有蟻了。
崔寔說:將十二月臘祭時掛炙肉的蒲枝條,插在瓜田的四角,可以去瓜蟲。蚶,瓜蟲。
《龍魚河圖》說:有兩個果蒂的瓜,吃了會死人。
黃瓜:又名胡瓜。四月中旬種植。適宜在瓜旁樹立枝柴,讓瓜蔓攀爬著生長。
《博聞錄》:栽種花藥最忌諱麝香,瓜更是尤其忌諱,所以每一片田畦,都應栽上幾顆蒜、薤,即使遇到麝香亦不會受損。
注釋
①本章所引《齊民要術》各條,均見《要術·種瓜第十四》。除附錄的“黃瓜”外,其余所指皆為甜瓜。
②喎:與咼同。《說文》:“咼,口戾不正也。”段注:“斜戾曰咼。”“戾”,曲也。石注:“喎”,現在寫成“歪”。
③又收瓜子法:原作“又收瓜子”,殿本作“又收瓜子法”。據補“法”字。
④原作“食瓜時美者收取”,殿本作“食瓜時擇美者收取”。據補“擇”字。
⑤何以必須快簸?猜想簸慢了會使瓜子曝干,不符“將干未干”(“日曝向燥”)的要求。
⑥頻煩:與“頻繁”義同,可釋作接連不斷地、多多地、多次地?!洱R民要術》亦作“頻煩”,殿本作“頻翻”。
⑦藏瓜:五六月種的秋瓜,結的小甜瓜,可以作醬瓜。按:山東醬菜店,常將秋甜瓜,挖去瓤,內裝八寶餡,一起醬漬,稱作“包瓜”,是著名上等小萊。
⑧籠:《齊民要術》同,殿本作“能”,誤;其余各本均作“籠”字,不誤。“籠”,顯然是一種瓜病,從后文“防治瓜籠病法”看來,似乎是由害蟲所引起的一種病。
⑨掊:即今“刨”字。
⑩瓜子應種在坑中,這里卻說是“于堆傍向陽的一面”,這是和刨坑的方法相關聯的。掘坑時將土堆在坑的北面,則土堆的陽面,正好是坑的北面向陽處。
不鋤則無實:這句話有些夸大了耘鋤的作用。不鋤便結實少,而且質量也差,但并非全然不結實。
果蓏:木實為果,草實為蓏,瓜類的果實均稱蓏。
永無蟲矣:《齊民要術》作“迥無蟲矣”。都是將“籠”指為蟲害。又“治瓜籠法”,殿本是作為大標題與“種瓜”的大標題并列的,而不是作為“種瓜”內容的一個部分。而且在“永無蟲矣”之下,又摻入九十四字的注文,十分混亂。
凡瓜所以早爛者:譯文將“爛”字按照本義譯作腐爛、壞掉。這樣譯,上下文義貫通。
區種瓜法:殿本作大標題,從“種瓜”節獨立出來。此外,并將許多與“區種法”沒有多大關系的內容,如“崔寔曰”、“《龍魚河圖》曰”、“《博聞錄》曰”等,統統掛在“區種瓜法”下面。與元刻大字本歧異之處繁多,不勝枚舉。
一斗:原缺,據《齊民要術》及殿本補正。
臘時祀炙萐:“臘”,是農歷十二月的祭祀禮,祭祀時要供奉炙肉?!叭S”是懸掛炙肉的萐蒲枝條。
蚶:音“憾”,瓜蟲。
《龍魚河圖》:所言皆荒誕無稽,原書佚。此系《齊民要術》所引用。
鼻:果鼻,指果蒂?!堵曨悺吩唬骸暗?,果鼻也?!钡伲和?,指瓜果同枝莖相連的部分。“兩鼻”,當系駢生柱頭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