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南史 > 南史·列傳·卷四十六

      南史·列傳·卷四十六

      李延壽

      原文

      李安人戴僧靜桓康焦度曹武呂安國周山圖周盤龍

      王廣之

      安人少有大志,常拊髀嘆曰:“大丈夫處世,富貴不可希,取三將五校,何難之有。”隨父在縣,宋元嘉中,縣被魏克,安人尋率部曲自拔南歸。

      明帝時,稍遷武衛將軍,領水軍討晉安王子勛,所向克捷。事平,明帝大會新亭樓,勞諸軍主。摴蒱官賭,安人五擲皆盧。帝大驚,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相也。”安人少時貧,有一人從門過,相之。曰:“君后當大富貴,與天子交手共戲。”至是,安人尋此人,不知所在。

      后爲廣陵太守,行南兗州事。齊高帝在淮陰,安人遙相結事。元徽初,除司州刺史,領義陽太守。及桂陽王休范起事,安人遣軍援都。建平王景素起兵,安人破其軍于葛橋。景素誅,留安人行南徐州事。城局參軍王回素爲安人所親,盜絹二匹。安人流涕謂曰:“我與卿契闊備嘗,今日犯王法,乃卿負我也。”于軍門斬之,厚爲斂祭,軍府皆震服。轉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時蒼梧縱虐,齊高帝憂迫無計。安人白高帝,欲于東奉江夏王躋起兵。高帝不許,乃止。

      高帝即位,爲中領軍,封康樂侯。自宋泰始以來,內外頻有賊寇,將帥以下,各募部曲,屯聚都下。安人上表,以爲自非淮北常備,其外馀軍悉皆輸遣,若親近宜立隨身者,聽限人數。上納之,故詔斷衆募。時王敬則以勛誠見親,至于家國密事,上唯與安人論議。謂曰:“署事有卿名,我便不復細覽也。”

      尋爲領軍將軍。魏攻壽春至馬頭,詔安人御之,魏軍退,安人沿淮進壽春。先是宋時亡命王元初聚黨六合山,僭大號。自云垂手過膝。州郡討不能禽,積十馀年。安人生禽之,斬建康市。高帝崩,遺詔加侍中。武帝即位,爲丹陽尹,遷尚書左仆射。安人時屢啓密謀見賞,又善結尚書令王儉,故世傳儉啓有此授。尋上表,以年疾求退,爲吳興太守。于家載米往郡,時服其清。吳興有項羽神護郡聽事,太守到郡,必須祀以軛下牛。安人奉佛法,不與神牛,著屐上聽事,又于聽上八關齋。俄而牛死葬廟側,今呼爲李公牛冢。安人尋卒,世以神爲祟。諡肅侯。

      子元履,幼有操業,甚閑政體,爲司徒竟陵王子良法曹參軍。與王融游狎,及王融誅,郁林敕元履隨右衛將軍王廣之北征,密令于北殺之。廣之先爲安人所厚,又知元履無過,甚擁護之。會郁林敗死,元履拜謝廣之,曰:“二十二載,父母之年,自此以外,丈人之賜也。”仕梁爲吳郡太守,度支尚書,衡、廣、青、冀四州刺史。

      戴僧靜,會稽永興人也。少有膽力,便弓馬。事刺史沈文秀,俱被魏虜,后將家屬叛還淮陰。齊高帝撫畜,常在左右。后于都私齎錦出,事發,系南兗州獄。高帝遣薛深餉僧靜酒食,以刀子置魚腹中。僧靜與獄吏飲酒及醉,以刀刻械,手自折鎖,發屋而出,歸高帝。帝匿之齋內,以其家貧,年給谷千斛。

      會魏軍至,僧靜應募出戰,單刀直前。魏軍奔退,又追斬三級。時天寒甚,乃脫衣,口銜三頭,拍浮而還。

      沈攸之事起,高帝入朝堂,遣僧靜將腹心先至石頭經略袁粲。時蘇烈據倉城門,僧靜射書與烈,夜縋入城。粲登城西南門,列燭火坐,臺軍至射之,火乃滅。回登東門,其黨孫曇瓘驍勇善戰,每蕩一合,輒大殺傷,官軍死者百余人。軍主王天生殊死拒戰,故得相持。自亥至丑,有流星赤色照地墜城中,僧靜率力攻倉門,手斬粲于東門,外軍燒門入。以功除前軍將軍、甯朔將軍。

      高帝即位,封建昌縣侯,位太子左衛率。武帝踐阼,出爲北徐州刺史。買牛給貧人令耕種,甚得荒情。后除南中郎司馬、淮南太守。

      永明八年,巴東王子響殺僚佐,武帝召僧靜使領軍向江陵。僧靜面啓上曰:“巴東王年少,長史司馬捉之太急,忿不思難故耳。天子兒過誤殺人,有何大罪,今急遣軍西上,人情惶懼,無所不至。臣不敢奉敕。”上不答而心善之。徙廬陵王中軍司馬、高平太守。卒,諡壯侯。

      桓康,北蘭陵承人也。勇果驍悍。宋大明中,隨齊高帝爲軍容,從武帝在贛縣。泰始初,武帝起義,爲郡所縶,衆皆散。康裝擔,一頭貯穆后,一頭貯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自負置山中。及閘客蕭欣祖等四十馀人相結,破郡獄,出武帝。郡追兵急,康等死戰破之。隨武帝起兵,摧堅陷陣,膂力絕人。所經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兒,畫其形于寺中。病瘧者寫形帖著床壁,無不立愈。

      后除襄賁令。桂陽王休范事起,康棄縣還都就高帝。會事已平,除員外郎。

      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少帝微行至領軍府,帝左右人曰:“一府皆眠,何不緣墻入?”帝曰:“我今夕欲一處作適,待明日夜。”康與高帝所養健兒盧荒、向黑于門間聽得其語。明旦,王敬則將帝首至,扣府門。康謂是變,與荒、黑拔白刃欲出,仍隨高帝入宮。

      高帝鎮東府,除武陵王中兵、甯朔將軍,帶蘭陵太守,常衛左右。高帝誅黃回,回時爲南兗州,部曲數千,欲收恐爲亂,召入東府,停外齋,使康數回罪,然后殺之。時人爲之語曰:“欲侜張,問桓康。”除后軍將軍、直合將軍、南濮陽太守。

      建元元年,封吳平縣侯。高帝謂康曰:“卿隨我日久,未得方伯,亦當未解我意,正欲與卿先共滅虜耳。”三年,魏軍動,康大破魏軍于淮陽。武帝即位,卒于驍騎將軍。

      焦度字文績,南安氐也。祖文珪,避難居仇池。宋元嘉中,裴方明平楊難當,度父明與千余家隨居襄陽,乃立天水郡略陽縣以居之。

      度少有氣干,便弓馬。孝武初,青州刺史顔師伯出鎮,臺差度領幢主送之,與魏豹皮公遇,交槊斗,豹皮公墯地,禽其具裝馬,手殺數十人。師伯啓孝武,稱度氣力弓馬并絕人,帝召還充左右。見度形狀,謂師伯曰:“此真健人也。”

      補晉安王子勛夾轂隊主,隨鎮江州。子勛起兵,以度爲龍驤將軍。爲前鋒,所向無不勝。事敗,逃宮亭湖爲賊。朝廷聞其勇,甚患之。使江州刺史王景文誘降之。景文以爲己鎮南參軍,領中軍直兵,厚待之。

      隨景文還都,常在府州內。景文被害夕,度大怒,勸景文拒命,景文不從,明帝不知也。以度武勇,補晉熙王燮防合,隨鎮夏口。武陵王贊代燮爲郢州,度仍留鎮,爲贊前軍參軍。沈攸之事起,轉度中直兵。齊高帝又使假度輔國將軍、屯騎校尉,轉右將軍。

      度容貌壯丑,皮膚若漆,質直木訥,口不能出言。晉熙王夾轂主周彥與度俱在郢州,彥有左右人與度父同名,彥常呼其名使役之。度積忿,呵責彥曰:“汝知我諱‘明’,而恒呼明,何也!”

      及在郢城,尤爲沈攸之所忿。攸之大衆至夏口,將直下都,留偏兵守郢而已。度于城樓上肆言罵辱攸之,至自發露形體穢辱之,故攸之怒,改計攻城。度親力戰,攸之衆蒙楯將登,度令投以穢器,賊衆不能冒,后呼此樓爲焦度樓。事甯,度功居多,封東昌縣子、東宮直合將軍。還都,爲貴戚追敍郢城時褰露穢褻之事,其戇如此。

      爲人樸澀,欲就高帝求州,比及見,竟不涉一語。帝以其不閑政事,竟不用。后求竟陵郡,不知所以置辭,親人授之辭百余言,度習誦數日,皆得上口。會高帝履行石頭城,度于大衆中欲自陳,臨時卒忘所教,乃大言曰:“度啓公,度啓公,度無食。”帝笑曰:“卿何憂無食。”即賜米百斛。建元四年,乃除淮陵太守。性好酒,醉輒暴怒,上常使人節之。年雖老而氣力如故,除游擊將軍,卒。

      曹武字士威,下邳人也。本名虎頭。齊高帝鎮東府,使武與戴僧靜各領白直三百人。后爲屯騎校尉,帶南城令。石頭平,封羅江縣男。及高帝受禪,改封監利縣。武帝即位,累遷驍騎將軍。帝以虎頭名鄙,敕改之。郁林即位,進號前將軍。隆昌元年,爲雍州刺史。建武二年,進爵爲侯。東昏即位,爲前將軍、鎮軍司馬。永元元年,始安王遙光反,武領軍屯青溪大橋,事甯,轉散騎常侍、右衛將軍。

      武形干甚毅,善于誘納。晚節在雍州,致見錢七千萬,皆厚輪大郭,他物稱是,馬八百匹。仆妾蔬食,膳無膏腴。嘗爲梅蟲兒、茹法珍設女伎,金翠曜眼,器服精華,蟲兒等因是欲誣而奪之。

      人傳武每好風景,輒開庫招拍張武戲。帝疑武舊將領,兼利其財,新除未及拜,遇誅。及收兵至,嘆曰:“諸人知我無異意,所以殺我,政欲取吾財貨伎女耳。恨令衆輩見之。”諸子長成者皆見誅,唯子世宗兄弟三人未冠,系尚方,梁武帝兵至得免。

      武雖武士,頗有知人鑒。梁武及崔慧景之在襄陽,于時崔方貴盛,武性儉嗇,無所餉遺,獨饋梁武,謂曰:“卿必大貴,我當不及見,今以弱子相托。”每密送錢物并好馬。時帝在戎多乏,就武換借,未嘗不得,遂至十七萬。及帝即位,忘其惠。天監二年,帝忽夢如田塍下行,兩邊水深無底,夢中甚懼。忽見武來負,武帝得過,曰:“卿今爲天下主,乃爾忘我顧托之言邪?我兒饑寒無依,昔所換十七萬,可還其市宅。”帝覺,即使主書送錢還之,使用市宅。子世澄、世宗并蒙抽擢,三二年間,疊爲大郡。

      世宗性嚴明,頗識兵勢,末遂封侯富顯。歷位太子左衛率,卒,贈左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諡曰壯侯。

      呂安國,廣陵人也。宋大明末,以將領見任,隱重有干局,爲劉勉所稱。泰始二年,爲勉軍副,征殷琰,以功封鍾武縣男。累遷兗州刺史。及沈攸之事起,齊高帝以安國爲湘州刺史。建元元年,進爵爲侯,轉右衛將軍,加給事中。后改封湘鄉侯。武帝即位,累遷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

      安國欣有文授,謂其子曰:“汝后勿袴褶驅使,單衣猶恨不稱,當爲朱衣官也。”歷都官尚書,太子左率,領軍將軍。安國累居將率,在朝以宿舊見遇。尋遷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給扶。永明八年卒,諡肅侯。

      周山圖,字季寂,義興義鄉人也。家世寒賤,年十五六,氣力絕衆,食噉恒兼數人。鄉里獵戲集聚,常爲主帥,指麾處分皆見從。不事産業,恒愿爲將,雖勇健而不閑弓馬。于書題甚拙,謹直少言,不嘗說人短長。與人周旋,皆白首不異。

      宋元嘉二十七年,魏軍至瓜步,臺符取健兒,山圖應募,領白衣隊主。軍功除員外郎,加振武將軍。及鎮軍將軍張永侵魏,山圖領二千人迎運至武原,爲魏軍所追,合戰多傷殺,魏軍稱其勇,呼爲武原將。及永軍大敗,山圖收散卒,守下邳城。還除給事中、冗從仆射、直合將軍。

      山圖好酒多失,明帝數加怒誚,后遂自改。累遷淮南太守。時盜發桓溫冢,大獲寶物,客竊取以遺山圖。山圖不受,簿以還官。遷左中郎將。

      齊高帝輔政,山圖密啓沈攸之久有異圖,宜爲之備。帝笑而納之。攸之事起,武帝爲西討都督,啓山圖爲軍副。攸之攻郢城,武帝令山圖量其形勢。山圖曰:“攸之爲人,性度險刻,無以結固士心。如頓兵堅城之下,適所以爲離散之漸耳。”及攸之敗,高帝謂曰:“周公前言,可謂明于見事矣。”

      建元元年,封晉興縣男。武帝踐阼,遷竟陵王鎮北司馬,帶南平昌太守。以盆城之舊,出入殿省,甚見親信。義鄉縣長風廟神姓鄧,先經爲縣令,死遂發靈,山圖啓乞加神位輔國將軍。上答曰:“足狗肉便了事,何用階級爲。”

      轉黃門郎,領羽林監四廂直衛。山圖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還。上謂曰:“卿罷萬人都督而輕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隨,以備不虞。”及疾,上手敕問疾。尋卒,年六十四。

      周盤龍,北蘭陵人也。膽氣過人,尤便弓馬。宋泰始中,以軍功封晉安子。元徽二年,桂陽構難,盤龍時爲冗從仆射,隨齊高帝頓新亭。稍至驍騎將軍,改封沌陽侯。

      高帝即位,進號右將軍。建元元年,魏攻壽春,以盤龍爲軍主、假節,助豫州刺史垣崇祖拒魏,大破之。上聞之喜,下詔稱美,送金釵以二十枚與其愛妾杜氏。手敕曰:“餉周公阿杜。”明年,魏攻淮陽,圍角城。先是,上遣軍主成買戍角城,辭于王儉曰:“今段之行,必以死報。衡門蓬戶,不朱斯白。小人弱息當得一子。”儉問其故,答曰:“若不殺賊,便爲賊殺。弱息不爲世子,便爲孝子;孝子則門加素堊,世子則門施丹赭。”至是買被圍,上遣領軍將軍李安人救之,敕盤龍率馬步下淮陽就李安人。買與魏拒戰,手所傷殺無數。晨起手中忽有數升血,其日遂戰死。首見斬,猶尸據鞍奔還軍然后僵。

      盤龍子奉叔單馬率二百馀人陷陣,魏軍萬余騎張左右翼圍之。一騎走還報奉叔已沒,盤龍方食,棄箸。馳馬奮矟,直奔魏陣,自稱“周公來”。魏人素畏盤龍驍名,莫不披靡。時奉叔已大殺魏軍,得出在外,盤龍不知,乃東西觸擊,魏軍莫敢當,奉叔見其父久不出,復躍馬入陣,父子兩騎縈攪數萬人,魏軍大敗。盤龍父子由是名播北國。形甚羸而臨軍勇果,諸將莫逮。

      永明五年,爲大司馬,加征虜將軍、濟陽太守。武帝數講武,嘗令盤龍領馬軍,校騎騁矟。后以疾,爲光祿大夫。

      尋出爲兗州刺史,進爵爲侯。角城戍將張蒲與魏潛通,因大霧乘船入清中采樵,載魏人直向城東門,坐爲有司所奏,詔白衣領職。八坐尋奏重定,加領東平太守。盤龍表年老才弱,不可鎮邊,求解職,見許。

      還爲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武帝戲之曰:“卿著貂蟬,何如兜鍪?”盤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生耳。”尋病卒,年七十九。

      子奉叔,勇力絕人,少隨盤龍征討,所在暴掠。爲東宮直合將軍。郁林在西州,奉叔密得自進,及即位,與直合將軍曹道剛爲心膂。奉叔善騎馬,帝從其學騎,尤見親寵,得入內,無所忌憚。陵轢朝士,就司空王敬則換米二百斛,敬則以百斛與之,不受。敬則大懼,乃更餉二百斛并金鉿等物。敬則有一內妓,帝令奉叔求。奉叔不通徑前,從者執單刀皆半拔,敬則跣走入內。既而自計不免,乃出,遙呼奉叔曰:“弟那忽能顧?”奉叔宣旨求妓意,乃得釋。與綦母珍、曹道剛、朱隆之共相唇齒,煽弄威權。奉叔常翼單刀二十口,出入禁闈,既無別詔,門衛莫敢訶。每語人云:“周郎刀不識君。”求武帝御角及輿,并求御仗以給左右。事無不從。又求黃門郎,明帝作輔,固執不能得,乃令蕭諶、蕭坦之說帝出奉叔爲外鎮,樹腹心。又說奉叔以方伯之重,奉叔納其言。隆昌元年,出爲青、冀二州刺史。奉叔就帝求千戶侯,帝許之。明帝以爲不可。忽謂蕭諶曰:“若不能見與千戶侯,不復應減五百戶;不爾,周郎當就刀頭取辦耳。”既而封曲江縣男,奉叔大怒,于衆中攘刀,厲目切齒。明帝說諭乃受。及將之鎮,明帝慮其不可復制,因其早入,引往后堂,執送廷尉盡之。

      王廣之字士林,一字林之,沛郡相人也。少好弓馬,便捷有勇力。初爲馬隊主,隨劉勉征殷琰。兵既盛而合肥戍又阻兵爲寇。勉宣令軍中求征合肥者,以大郡賞之。廣之曰:“若得將軍所乘馬,判能制之。”勉幢主皇甫肅謂勉曰:“廣之敢奪節下馬,可斬。”勉曰:“觀其意必能立功。”即推鞍下馬與之。及行,合肥果拔,勉大賞之,即擢爲軍主。廣之于勉前謂肅曰:“節下若從卿言,非唯斬壯士,亦自無以平賊。卿不賞才乃至此邪!”廣之由此知名。初封蒲圻子。肅有學術,善舉止,廣之亦雅相推慕。勉亡后,肅更依廣之,廣之盛相賞接,啓武帝以爲東海太守,不念舊惡如此。

      廣之后以征伐功,位給事中、冠軍將軍,改封寧都縣子。齊高帝廢蒼梧,出廣之爲徐州刺史、鍾離太守。沈攸之事起,廣之留都下,豫平石頭,仍從高帝頓新亭。高帝誅黃回,回弟駟及從弟馬、兄子奴亡逸。高帝與廣之書曰:“黃回雖有微勛,而罪過轉不可容。近遂啓請御大小二輿爲刺史服飾,吾乃不惜爲其啓聞,政恐得輿復求畫輪車。此外罪不可勝數,弟自悉之。今啓依法。”令廣之于江西搜捕駟等。

      建元元年,進爵爲侯。武帝即位,累遷右衛將軍,散騎常侍,前軍將軍。延興元年,爲豫州刺史,豫廢郁林。后拜鎮南將軍、江州刺史,進應城縣公。建武中,位侍中、鎮軍將軍,給扶。后卒,贈車騎將軍,諡壯公。

      子珍國字德重,仕齊爲南譙太守,有能名。時郡境苦饑,乃發米散財以振窮乏。高帝手敕云:“卿愛人活國,甚副吾意。”

      永明初,遷桂陽內史,討捕賊盜,境內肅清。罷任還都,路經江州,刺史柳世隆臨渚餞別,見珍國還裝輕素,嘆曰:“此真良二千石也,”還爲大司馬中兵參軍。武帝雅相知賞,謂其父廣之曰:“珍國應堪大用,卿可謂老蚌也。”廣之曰:“臣不敢辭。”帝大笑。帝每嘆曰:“晚代將家子弟如珍國者少矣。”累遷游擊將軍,父憂去職。

      建武末,魏軍圍司州,明帝使徐州刺史裴叔業攻拔渦陽,以爲聲援,起珍國爲輔國將軍助焉。魏將楊大眼大衆奄至,叔業懼,棄軍走。珍國率其衆殿,故不至大敗。及會稽太守王敬則反,珍國又率衆拒之。永元中,爲北徐州刺史,將軍如故。梁武起兵,東昏召珍國以衆還都,使出屯朱雀門,爲王茂所敗。乃入城,密遣郗纂奉明鏡獻誠于梁武帝,帝斷金以報之。時侍中、衛尉張稷都督衆軍,珍國潛結稷腹心張齊要稷,稷許之。十二月丙寅旦,珍國引稷于衛尉府勒兵入自云龍門,殺東昏于內殿,與稷會尚書仆射王亮等于西鍾下,使國子博士范云等奉東昏首歸梁武。

      后因侍宴,帝曰:“卿明鏡尚存,昔金何在?”珍國曰:“黃金謹在臣肘,不敢失墜。”歷位左衛將軍,加散騎常侍,封灄陽侯。遷都官尚書。初,珍國自以廢殺東昏,意望臺鼎。先是出爲梁、秦二州刺史,心常郁怏,酒后于坐啓云:“臣近入梁山便哭。”帝大驚曰:“卿若哭東昏則已晚,若哭我,我復未死。”珍國起拜謝,竟不答,坐即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進。天監五年,魏任城王澄攻鍾離,帝遣珍國爲援,因問討賊方略。對曰:“臣常患魏衆少,不苦其多。”武帝壯其言,乃假節與衆軍同赴。魏軍退,班師。又出爲南秦、梁二州刺史,會梁州長史夏侯道遷以州降魏,珍國步道出魏興,將襲之,不果,遂留鎮焉。改封宜陽縣侯,累遷丹陽尹。卒,贈車騎將軍,諡曰威。子僧度嗣。

      張齊字子向,馮翊郡人。少有膽氣。初事荊州司馬垣歷生,歷生酗酒,遇下嚴酷,不禮之。及吳郡張稷爲荊府司馬,齊復從之,甚見重,以爲腹心。齊盡心事稷,稷爲南兗州,擢爲府中兵參軍。

      梁武帝起兵,東昏征稷歸,都督宮城諸軍事。齊夜引珍國就稷,齊手自執燭定謀。明旦與稷、珍國即東昏于殿內,齊手殺焉。武帝受禪,封齊安昌侯,位歷陽太守。齊手不知書,目不識字,在郡清整,吏事甚修。

      天監四年,魏將王足攻蜀,圍巴西,帝以齊爲輔國將軍救蜀,未至,足退。齊進戍南安,遷巴西太守。

      初,南鄭沒于魏,乃于益州西置南梁州。州鎮草創,皆仰益州取足。齊上夷獠義租,得米二十萬斛。

      十一年,進假節,督益州外水諸軍。齊在益部累年,討擊蠻獠,身無寧歲。其居軍中,能身親勞辱,與士卒同勤苦,自頓舍城壘皆委曲得其便。調給衣糧資用,人無困乏。既爲物情所歸,蠻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于庸蜀。

      巴西郡居益州之半,又當東道沖要,刺史經過,軍府遠涉多窮匱。齊緣路聚糧食,種蔬菜,行者皆取給焉。歷南梁州刺史。遷信武將軍、征西鄱陽王司馬、新興永甯二郡太守,未發卒,諡曰壯。

      論曰:宋氏將季,亂離日兆,家懷逐鹿,人有異圖。高帝觀釁深視,將符興運。李安人、戴僧靜、桓康、焦度、曹武、呂安國、周山圖、周盤龍、王廣之等,或早見誠款,或備盡心力,或受委方面,或功成麾下,其所以自致榮寵,夫豈徒然,蓋亦驗人心之有歸,樂推之非妄也。語云:“勇而無禮則亂。”觀夫奉叔取進之道,不亦幾于亂乎。其致屠戮,亦其宜矣。珍國明鏡雖在,而斷金莫驗,報罵之義,理則宜然,臺輔之冀,其何爽也。張齊人位本下,志望易充,績宣所蒞,其殆優也。


      譯文

      桓康,北蘭陵承縣人。英勇果敢而驍悍。宋朝大明時期(457~464),曾經隨齊高帝為軍容,跟從武帝在贛縣。泰始初年,武帝起義,被郡里所囚禁,兵眾都逃散了。桓康找了個擔子,一頭裝了穆皇后,一頭裝了文惠太子以及竟陵王蕭子良,自己把他們挑到了山中。他與門客蕭欣祖等四十多人互相聯合,攻破郡里的監獄,救出了武帝。郡里的追兵逼得很緊,桓康等人拼死戰斗,才把他們打敗。此后便隨武帝起兵,摧堅陷陣,臂力遠遠超過別人。他在所經過的村莊,都是殘暴橫行,江南的人都很害怕他,常常用他的名字嚇唬小孩,把他的像畫在寺中。患了虐疾的人把他的像畫下來貼在床邊的墻壁上,無不立即痊愈。

      后來他被任命為襄賁令。桂陽王劉休范事件發生后,桓康丟掉縣城回到京都去找高帝。正好事情已經平定,任命他為員外郎。

      元徽五年(477)七月初六夜里,少帝化裝出行到了領軍府,少帝身邊的人說:“全府的人都睡著了,何不翻墻過去?”少帝說:“我今天晚上想到一個地方去玩,等明天夜里吧!”桓康與高帝所養的健兒盧荒、向黑在門縫里聽到了他們的話。第二天黎明,王敬則提著少帝的頭來到,敲擊府門。桓康認為是發生了變故,與盧荒、向黑拔出刀來想沖出去。結果隨武帝進入皇宮。

      高帝鎮守東府,任命他為武陵王中兵、寧朔將軍,兼帶蘭陵太守,常常侍衛在身邊。高帝殺死了黃回,黃回當時為南兗州刺史,部隊數千人,想對他們加以拘捕,又怕他們作亂,便把他們召進了東府,停在外齋前面,使桓康去宣布黃回的罪行,然后把他殺死。當時的人為此編了謠諺說:“要欺誑,問桓康。”高帝任命他做了后軍將軍、直閣將軍、南濮陽太守。

      建元元年(479),他被封為吳平縣侯。高帝對桓康說:“你跟隨我時間很久了,還沒有當上地方諸侯,也許不能理解我的心意,我是打算和你首先共同消滅敵虜啊!”建元三年,魏軍出動,桓康在淮陽大破魏軍。武帝即位后,他在驍騎將軍的職位上去世。

      焦度字文績,是南安氐人。祖父焦文圭,避難住在仇池。宋朝元嘉時期(424~453),裴方明平定了楊難當,焦度的父親焦明與一千余家隨著遷居到襄陽,于是建立了天水郡略陽縣,住了下來。

      焦度少年的時候就很有氣概,熟悉弓馬。孝武帝初年,青州刺史顏師伯出京鎮守,省臺差焦度兼作幢主去送他,途中與魏朝的豹皮公相遇,交槊戰斗,豹皮公落馬,焦度捉了他的具裝戰馬,親手殺死了幾十人。顏師伯表奏孝武帝,稱贊焦度的氣力弓馬都超絕常人,孝武帝把他召回充任侍從。他看見了焦度的形體相貌后,對顏師伯說:“這真是一位健人啊!”

      后來補任了晉安王蕭子勛的夾轂隊主,跟隨鎮守江州。蕭子勛起兵,以焦度為龍驤將軍。擔任前鋒,所向無不戰勝。事情失敗后,逃往宮亭湖為賊。朝廷聽說他十分驍勇,非常擔憂。便派江州刺史王景文去誘降他。王景文讓他做了自己的鎮南參軍,兼中軍直兵,相待十分優厚。

      他隨王景文回到了京城,常常住在府州里面。王景文被害的那天晚上,焦度大怒,勸王景文拒絕接受命令,王景文沒有聽從,而明帝不知道這個情況。因為焦度武勇,補任晉熙王蕭燮防閣,跟隨鎮守夏口。武陵王蕭贊代替蕭燮管轄郢州,焦度仍然留在軍鎮,做蕭贊的前軍參軍。沈攸之事件發生,轉任焦度為中直兵。齊高帝又讓任命焦度為輔國將軍、屯騎校尉,轉右將軍。

      焦度容貌粗壯丑陋,皮膚好似黑漆,樸實笨拙,口不能講話。晉熙王的夾轂主周彥與焦度都在郢州,周彥有個侍從與焦度的父親同名,周彥常常喊著他的名字使喚他。焦度積壓了很大的忿怒,呵斥周彥說:“你本來知道我忌諱‘明’字,而總是喊‘明’,為什么?”

      后來到了郢城,尤其為沈攸之所忿怒。沈攸之的大軍到了夏口,即將直下京城,只留下偏兵守著郢城。焦度在城樓上破口辱罵沈攸之,以至于自己脫下衣服裸露出身體污辱他,所以沈攸之十分憤怒,改變計劃攻打郢城。焦度親自奮力作戰,沈攸之的軍眾蒙著盾將要登城,焦度命令把污穢的東西投下,賊軍的兵眾不能忍受,后來便稱此樓為焦度樓。事情平定以后,焦度的功勞很大,封為東昌縣子、東宮直閣將軍。回到京城,焦度還為貴戚們追敘在郢城時脫衣裸露污辱敵人的事,他就是這樣的憨直。

      焦度為人質樸生澀,他想向高帝請求做個州官,等見了面后,竟又一句也沒有提到。高帝因為他不懂政事,一直沒有用他。后來他要求管竟陵郡,但不知道怎樣措詞,他的親人給他編詞教了他一百多字,焦度練習背誦了好幾天,都能上口了。正遇上高帝巡行石頭城,焦度在大眾之中想自己提出,臨時忽然忘了教給他的話,于是便大聲說:“焦度啟奏,焦度啟奏,焦度無食。”高帝笑著說:“你哪里用擔心無食!”于是就賜給他白米一百斛。建元四年(482),任命他為淮陵太守。他生性好喝酒,一醉便暴怒起來,皇上常常讓人對他進行節制。他年紀雖老,而力氣依舊,任命他為游擊將軍,去世。

      周盤龍的兒子周奉叔,勇力超人,少年時代跟隨周盤龍征討,所到之處都以暴力掠奪。擔任了東宮的直閣將軍。郁林王在西州,周奉叔自己得以秘密入內,等即位后,他與直閣將軍曹道剛為心腹朋友。周奉叔善于騎馬,廢帝跟著他學習騎馬,尤其受到親寵,得以進入內殿,無所顧忌。他欺凌朝士,曾經找司空王敬則換米二百斛,王敬則拿一百斛送給他,他不接受。王敬則非常恐懼,便另給了二百斛,并且加上金鉿等物品。王敬則有一個內妓,廢帝派周奉叔去要。周奉叔也不通告,一直走了進去,隨從的人手里拿著單刀都拔出了一半,王敬則光著腳走進屋內。隨后又自己想著不能逃脫,便出來了,遠遠地叫著周奉叔:“老弟怎么忽然光臨?”周奉叔宣讀圣旨,說明了來求藝妓的意思,王敬則才松了一口氣。

      平時他與綦母珍、曹道剛、朱隆之共同互為唇齒,煽弄威權。周奉叔常常有二十口單刀保護,出入宮禁,只要沒有特別的詔令,門衛都不敢干涉。他常常對別人說:“周郎的刀不認得您。”他去要武帝的御用酒器和車子,并且要御仗送給左右的人,所求的事情無不聽從。他又要求做黃門郎,當時明帝做宰相,一直堅持,所以他沒能得到。明帝又讓蕭諶、蕭坦之勸說廢帝派周奉叔去外鎮任職,樹立心腹。又以地方諸侯的重要來勸說周奉叔,周奉叔聽取了他的話。隆昌元年(494),被委派為青、冀二州刺史。周奉叔向廢帝求做千戶侯,廢帝答應了他。明帝認為不可以。他忽然對蕭諶說:“如果不能給我千戶侯,不再應該少于五百戶;不然的話,周郎要讓鋼刀來取辦。”隨后封他為曲江縣男,周奉叔大怒,在眾人當中抽出刀來,瞪目切齒。明帝加以勸說才接受了。等他將要到鎮的時候,明帝擔心他再不能加以控制,便趁著他較早地進來,把他引入了后堂,抓住送交廷尉將他處死。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