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公子糾:齊桓公的哥哥。齊桓公與他爭位,殺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糾的家臣。公子糾被殺后,召忽自殺,管仲歸服于齊桓公,并當上了齊國的宰相。
3:九合諸侯:指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盟會。
4:不以兵車: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這就是他的仁德。
譯文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但管仲卻沒有自殺。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說:“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
評析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糾被殺了,召忽自殺以殉其主,而管仲卻沒有死,不僅如此,他還歸服了其主的政敵,擔任了宰相,這樣的行為一應當屬于對其主的不忠。但孔子這里卻認為管仲幫助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