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
佚名
原文
zǐ子yuē曰::shèng圣rén人wú吾bù不dé得ér而jiàn見zhī之yǐ矣,,dé得jiàn見jūn君zǐ子zhě者,,sī斯kě可yǐ矣。。zǐ子yuē曰::shàn善rén人wú吾bù不dé得ér而jiàn見zhī之yǐ矣,,dé得jiàn見yǒu有héng恒zhě者sī斯kě可yǐ矣。。wū亡ér而wéi為yǒu有,,xū虛ér而wéi為yíng盈,,yuē約ér而wéi為tài泰,,nán難hū乎yǒu有héng恒yǐ矣。。譯文
注釋
1:斯:就。
2:恒:指恒心。
3:約:窮困。
4:泰:這里是奢侈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評析
對于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