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于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