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北史 > 北史·列傳·卷六十四

      北史·列傳·卷六十四

      李大師、李延壽

      原文

      段文振來護兒樊子蓋周羅周法尚衛玄劉權李景薛世雄

      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祖壽,魏滄州刺史。父威,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文振少有膂力,膽智過人,明達世務。初為周冢宰宇文護親信,護知其有器局干用,擢授中外府兵曹。后從周武帝攻齊海昌王尉相貴于晉州,其亞將侯子欽、崔景嵩為內應,文振杖槊與崔仲方等數十人先登城。文振隨景嵩至相貴所,拔佩刀劫之,相貴不敢動,城遂下。及攻并州,陷東門而入,齊安德王延宗懼而出降。錄前后勛,將拜柱國,以讒毀獲譴,因授上儀同,賜爵襄國縣公。進平鄴都,又賜綺羅二千段,后從滕王逌擊稽胡,破之。又以天官都上士從韋孝寬經略淮南。俄而尉遲迥作亂,時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鄴城,迥遣人誘之,文振不顧。隋文帝引為丞相掾。司馬消難之奔陳,文帝令文振安集淮南,還除衛尉少卿,兼內史侍郎。尋以行軍長史從達奚震討平叛蠻,加上開府,遷鴻臚卿。衛王爽北征突厥,以文振為長史,坐勛簿不實免官。后為石、河二州刺史,甚有威惠。遷蘭州總管,改封龍岡縣公。突厥犯塞,以行軍總管擊破之,遂北至居延塞。

      開皇九年,大舉伐陳,為元帥秦王司馬,別領行軍總管,及平江南,授揚州總管司馬,轉并州總管司馬,以母憂去職。后拜云州總管,遷太仆卿。十九年,突厥犯塞,以行軍總管破達頭可汗于沃野。文振先與王世積有舊。初,文振北征,世積遺以駝。比還,世積以罪誅,文振坐與交關,功遂不錄。后平越巂叛蠻,賜奴婢二百口。仁壽初,嘉州獠反,文振以行軍總管討之。引軍山谷間,為賊所襲,遂大敗。文振復收散兵,竟破之。文振性素剛直,無所降下。初,軍次益州,謁蜀王秀,貌頗不恭,秀甚銜之。及此,奏文振師徒喪亂。右仆射蘇威與文振有隙,因譖之,坐是除名。及秀廢黜,文振上表自申,帝慰諭之,授大將軍,拜靈州總管。煬帝即位,征為兵部尚書,待遇甚重。從征吐谷渾,文振督兵屯雪山,連營三百余里,東接楊義臣,西連張壽,合圍渾主于覆袁川以功進位右光祿大夫。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

      文振見文帝時容納突厥啟人,居于塞內,妻以公主,賞賜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恐為國患。乃上表請以時喻遣,令出塞外,然后明設烽候,緣邊鎮防,務令嚴重,此乃萬世之長策。時兵部侍郎斛斯政專掌兵事,文振知政險薄,不可委以機要,屢言于帝。帝并弗納。及遼東之役,授左候衛大將軍。出南蘇道。在軍疾篤,上表以為“遼東小丑,未服嚴刑。但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心懷背叛,詭伏多端,勿得便受。水潦方降,不可淹遲,唯愿嚴勒諸軍,星馳速發,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若傾其本根,余城自克。如不時定,脫遇秋霖,深為艱弊,兵糧又竭,強敵在前,靺鞨出后,遲疑不決,非上策也”。卒于師。帝省表,悲嘆久之,贈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北平公,謚曰襄。

      長子詮,位武牙郎將。次子綸,少以俠氣聞。

      文振弟文操,大業中,為武賁郎將,性甚剛嚴。帝令督秘書省學士。時學士頗存儒雅,文操輒鞭撻之,前后或至千數,時議者鄙之。

      來護兒,字崇善,本南陽新野人,漢中郎將歙十八世孫也。曾祖成,魏新野縣侯,后歸梁,徙居廣陵,因家焉。位終六合令。祖嶷,步兵校尉、秦郡太守、長寧縣侯。父法敏,仕陳終于海陵令。護兒未識而孤,養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甚有慈訓,幼而卓犖,初讀《詩》,至“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因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當如是,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安能區區專事筆硯也!”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進。涉獵書史,不為章句學。

      始,侯景之亂,護兒世父為鄉人陶武子所害,吳氏每流涕為護兒言之。武子宗族數百家,厚自封植。護兒每思復怨,因其有婚禮,乃結客數人,直入其家,引武子斬之,賓客皆懾不敢動。乃以其頭祭伯父墓,因潛伏歲余。會周師定淮南,乃歸鄉里。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宇若弼等鎮廣陵,并深相禮重。除大都督,領本鄉兵。破陳將曾永,以功授儀同三司,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

      十一年,高智慧據江南反,以子總管統兵隋楊素討之。賊據浙江岸為營,周亙百余里,船艦被江,鼓噪而進。護兒言于素曰:“吳人累銳,利在舟楫。必死之賊,難與爭鋒。公且嚴陣以待之,勿與接刃,請假奇兵數千,潛度江,掩破其壁,使退無所歸,進不得戰,此韓信破趙之策也。”素以為然。護兒乃以輕舸數百,直登江岸,襲破其營,因縱火,煙焰張天。賊顧火而懼,素因是動,一鼓破之。智慧將逃于海,護兒追至閩中,余黨皆平。進位大將軍。除泉州刺史,封襄陽縣公,食邑一千戶,賜物二千段、奴婢百人。護兒招懷初附,威惠兼舉。璽書勞問,前后相屬。時智慧余黨盛道延阻兵為亂,護兒又討平之。遷建州總管。又與蒲山公李寬討平黟、歙逆黨汪文進,進位柱國,封永寧郡公。文帝嘉其功,使畫工圖其像以進。十八年,詔追入朝,賜以宮女、寶刀、駿馬、錦彩等物,仍留長子楷為千牛備身,使護兒還職。

      仁壽初,遷瀛州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闕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二千石,可謂兼美矣。”仍除右驍衛大將軍。尋遷左。又改上柱國為光祿大夫,徙右翊衛大將軍,進封榮國公,恩禮隆密,朝臣無比。大業六年,車駕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賜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

      遼東之役,以護兒為平壤道行軍總管,兼檢校東萊郡太守,率樓船指滄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高麗主高元掃境內兵以拒之,列陣數十里。諸將咸懼,護兒笑謂副將周法尚及軍吏曰:“吾本謂其堅城清野以待王師,今來送死,當殄之而朝食。”高元弟建驍勇絕倫,率敢死數百人來致師。護兒命武賁郎將費青奴及第六子左千牛整馳斬其首,乃從兵追奔,直至城下,俘斬不可勝計,因破其郛,營于城外,以待諸軍。高麗晝閉城門,不敢出。會宇文述等眾軍皆敗,乃旋軍。以功賜物五千段,以第五子弘為杜城府鷹揚郎將,以先封襄陽公賜其子整。明年,又出滄海道,師次東萊,會楊玄感反,進攻洛陽,護兒聞之,召裨將周法尚等議旋軍討逆。法尚等咸以無敕,不宜擅還,再三固執不從。護兒厲聲曰:“洛陽被圍,心腹之疾。高麗逆命,猶疥癬耳。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專擅在吾,當不關諸人也。有沮議者,軍法從事。”即日回軍。令子弘及整馳驛奏聞。帝見弘等甚悅,曰:“汝父擅赴國難,乃誠臣也。”授弘通議大夫,整公路府鷹揚即將,乃降璽書于護兒曰:“公旋師之時,是朕敕公之日,君臣授弘意合,遠同符契。梟此元惡,期在不遙,勒名太常,非公而誰也!”于是護兒與宇文述破玄感于閿鄉,斬平之。還,加開府儀同三司,賜物五千段、黃金千兩、奴婢百人,贈父法敏東陽郡太守、永寧縣公。

      十一年,又率師渡海,破高麗奢卑等二城。高麗舉國來戰,護兒大破之。將趣平壤,高元震懼,使執叛臣斛斯政詣遼東城下請降。帝許之,詔護兒旋軍。護兒集眾軍謂曰:“三度出兵,未能平賊。此還也,不可重來。今高麗困弊,野無青草,以我眾戰,不日克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取其偽主,獻捷而歸也。”于是拜表請行,不肯奉詔。長史崔君肅固爭之,以為不可。護兒曰:“賊勢破矣。吾在閫外,事合專決,寧征得高元,還而獲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肅告眾曰:“若從元帥,違拒詔書,必當奏聞。”諸將懼,乃同勸還師,方始奉詔。及帝于雁門為突厥所圍,將選精騎潰圍而出,護兒及樊子蓋并固諫,乃止。

      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自皇家受命,將四十年,薄賦輕徭,戶口滋殖。陛下以高麗逆命,稍興軍旅,百姓無知,易為咨怨,在外群盜,往往聚結,車駕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出師命將,掃清群丑,上稟圣算,指日克除。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帝聞之,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尋代宇文述為左翊衛大將軍。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旦將朝,見執。護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乃遇害。

      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

      子十二人,楷通議大夫,弘金紫光祿大夫,整左光祿大夫。整尤驍勇,善撫御,討擊群盜,所向皆捷。諸賊歌曰:“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至是,并遇禍,子侄死者十人,唯少子恆、濟二人免。

      樊子蓋,字華宗,廬江人也。祖道則,梁越州刺史。父儒,侯景之亂奔齊,位仁州刺史。子蓋仕齊,位東海北陳二郡太守、員外散騎常侍,封富陽侯。周武帝平齊,授儀同三司、郢州刺史。隋文帝受禪,以儀同領鄉兵,后除樅陽太守。平陳之役,以功加上開府,改封上蔡縣伯,歷辰、嵩、齊三州刺史,轉循州總管,許以便宜從事。十八年,入朝,奏嶺南地圖,賜以良馬雜物,加統四州,令還任所,遣光祿少卿柳謇之餞于灞上。

      煬帝即位,轉涼州刺史,改授銀青光祿大夫、武威太守,以善政聞。大業三年,入朝,加金紫光祿大夫。五年,車駕西巡,將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獻青木香,以御霧露。及帝還,謂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子蓋謝曰:“臣安敢清,止是小心不敢納賄耳。”于是賜之口味百余斛,加右光祿大夫。子蓋曰:“愿奉丹陛。”帝曰:“公侍朕則一人而已,委以西方,則萬人之敵,宜識此心。”六年,帝避暑隴川宮,又云欲幸河西。子蓋傾望鑾輿,愿巡郡境。帝知之,下詔慰勉之。是歲,朝于江都宮,帝謂曰:“富貴不還故鄉,真衣繡夜行耳。”因敕廬江郡設三千人會,賜米麥六千石,使謁墳墓,宴故老,當時榮之。還除戶部尚書。時處羅可汗及高昌王款塞,復以子蓋檢校武威太守,應接二蕃。遼東之役,攝左武衛將軍,出長岑道。后以宿衛不行。加左光祿大夫。其年,帝還東都,使子蓋涿郡留守。

      九年,駕復幸遼東,命子蓋東都留守。屬楊玄感作逆,逼城,子蓋遣河南贊務裴弘策逆擊之,反為所敗,遂斬弘策以徇。國子祭酒楊汪小不恭,子蓋又將斬之。汪拜謝,頓首流血,久乃釋免。于是三軍莫不戰栗,將吏無敢仰視。玄感每盡銳攻城,子蓋徐設備御,至輒摧破。會來護等救至,玄感乃解去。子蓋凡所誅殺萬人。又檢校河南內史。車駕至高陽,追詣行在所,帝勞之,以比蕭何、寇恂,加光祿大夫,封建安侯,賜女樂五十人。謂曰:“朕遣越王留守東都,示以皇枝盤石,社稷大事,終以委公。特宜持重,戈甲五百人而后出,此勇夫重閉之義。無賴不軌者,便誅鋤之,凡可施行,無勞形跡。今為公別造玉麟符,以代銅獸。”又指越、代二王曰:“今以二孫委公與衛文升耳。宜選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習之。”于是賜以良田、甲第。

      十年,駕還東都,帝謂子蓋曰:“玄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珪進爵,宜有令謨。”是日進爵為濟公,言其功濟天下,特為立名,無此郡國也。后與蘇威、宇文述陪宴積翠池,帝親以金杯屬子蓋酒,曰:“良算嘉謀,俟公后動,即以此杯賜公,用為永年之瑞。”

      十一年,從駕至雁門,為突厥所圍。帝欲選精騎潰圍出,子蓋及來護諫,因垂泣:“愿暫停遼東之役,以慰眾望。圣躬親出慰撫,厚為勛格,人心自奮,不足為憂。”帝從之,后援兵至,虜乃去。納言蘇威追論勛格太重,宜在斟酌。子蓋執奏不宜失信。帝曰:“公欲收物情邪?”子蓋默然不敢對。

      從駕還東都。時絳郡賊敬槃陀、柴保昌等阻兵數萬,汾、晉苦之,詔子蓋進討。時人物殷阜,子蓋善惡無所分別,汾水北村塢盡焚之。百姓大駭,相率為盜。其歸首者,無少長悉坑之。擁數萬眾,經年不能破賊,詔徵還,又將兵擊宜陽賊,以疾停,卒于東京。上悲傷者久之,顧黃門侍郎裴矩曰:“子蓋臨終何語?”矩曰:“子蓋病篤,深恨雁門之恥。”帝聞之嘆息,令百官就吊,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景。會葬萬余人。武威人吏聞其死,莫不嗟痛,立碑頌德。

      子蓋無他權略,在軍持重,未嘗負敗,蒞官明察,下莫敢欺。嚴酷少恩,果于殺戮,臨終之日,見斷頭鬼前后重沓,為之厲云。

      周羅,字公布,九江尋陽人也。父法皓,仕梁,至南康內史、臨蒸縣侯。羅年十五,善騎射,好鷹狗,任俠放蕩,收聚亡命,陰習兵書。從祖景彥誡之曰:“吾世恭謹,汝獨放縱,若不喪身,必將滅吾族。”羅終不改。仕陳,為句容令。后從大都督吳明徹與齊師戰于江陽,為流矢中左目。齊師之圍明徹于宿預也,諸軍相顧,莫有斗心。羅躍馬突進,莫不披靡。太仆卿蕭摩訶副之,斬首不可勝計。進師徐州,與周將梁士彥戰于彭城,摩訶臨陣墮馬,羅進救之于重圍之內,勇冠三軍。明徹之敗,羅全眾而歸。后以軍功除右軍將軍。封始安縣伯,總檢校揚州中外諸軍事。賜金銀三千兩,盡散之將士,分賞驍雄。陳宣帝深嘆美之。出為晉陵太守,進爵為侯。后除使持節、都督豫章十郡諸軍事、豫章內史。獄訟庭決,不關吏手,人懷其惠,立碑頌德。

      至德中,除持節、都督南州諸軍事。江州司馬吳世興密奏羅甚得人心,擁眾嶺表,意在難測。陳主惑焉。蕭摩訶、魯廣達等保明之。外有知者,或勸其反,羅拒絕之。還除太子左術率,信任愈重,時參宴席。陳主曰:“周左率武將,詩每前成,文士何為后也?”都官尚書孔范曰:“周羅執筆制詩,還如上馬入陣,不在人后。”自是益見親禮。及隋伐陳,羅都督巴峽緣江諸軍事以拒秦王俊。及陳主被禽,上江猶不下,晉王廣遣陳主手書命之。羅與諸將大臨三日,放兵士散,然后乃降。文帝慰喻之,許以富貴。羅垂泣對曰:“本朝淪亡,臣無節可紀。陛下所賜,獲全為幸,富貴榮祿,非臣所望。”帝甚器之。賀若弼謂曰:“聞公郢、漢捉兵,即知揚州可得。王師利涉,果如所量。”羅答曰:“若得與公周旋,勝負未可知也。”其年秋,拜上儀同三司,鼓吹送之于宅。先是,陳裨將羊翔歸降,使為鄉導,位至開府,班在羅上。韓禽于朝堂戲之曰:“不知機變,位在羊翔下。”羅答曰:“昔在江南,久承令問,謂公天下節士。今日所言,殊匪人臣之論。”禽有愧色。歷幽、涇二州刺史,并有能名。

      開皇十八年,征遼東,徵為水軍總管。自東萊泛海趣平壤城,遭風,船多漂沒,入功而旋。十九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從楊素致討,羅先登,大破之。進大將軍。仁壽元年,入為東宮右虞候率,賜爵義寧郡公。轉右衛率。煬帝即位,授右武候大將軍,副楊素計平漢王諒,進授上大將軍。及陳主卒,羅請一臨哭,帝許之。衰绖送至墓,葬還,釋服而后入朝。帝甚嘉尚之,世論稱其有禮。時諒余黨據絳、晉等三州未下,詔羅行晉、絳、呂三州諸軍事,進兵圍之。中流矢,卒。送柩還京,行數里,無故輿馬自止,策之不動,不飄風旋繞焉。絳州長史郭雅稽首祝曰:“公恨小寇未平邪?尋既除殄,無為戀恨。”是時風靜馬行,見者莫不悲嘆。其年七月,子仲隱夢羅曰:“我明日當戰。”其靈坐所有弓箭刀劍無故自動,若人帶持之狀。絳州城陷,是其日也。贈柱國、右翊衛大將軍,謚曰壯。子仲安,位上開府。

      周法尚,字德邁,汝南安成人也。祖靈起,梁廬、桂二州刺史。父炅,定州刺史、平北將軍。

      法尚少果勁,有風概,好讀兵書。其父卒后,監定州事,督父本兵。數有戰功,為散騎常侍,領齊昌郡事,封山陰縣侯。既而其兄武昌縣公法僧代為定州刺史。法尚與長沙王叔堅不相能,叔堅言其將反。陳宣帝執禁法僧,發兵欲取法尚。其下將吏皆勸之歸北,法尚未決。長史殷文則曰:“樂毅所以辭燕,良不獲已也。”法尚遂歸周,拜開府、順州刺史,封歸義縣公,賜良馬五匹、女妓六人、彩物五百段,加以金帶。陳將樊猛濟江討之,法尚遣部曲督朗韓朗詐為背己奔陳,偽告猛曰:“法尚部兵不愿降北,若得軍來,必無斗者。”猛引師急進。法尚設奇兵,大敗之,猛僅以身免。

      隋文帝為丞相,司馬消難作亂,陰遣上開府段珣攻圍之。外無救援,法尚棄城走。消難虜其母弟及家累三百人歸陳。及文帝受禪,拜巴州刺史,破三鵶叛蠻,復從柱國王誼擊走陳寇。遷衡州總管,改封譙郡公。后上幸洛陽,召之,賜金鈿酒鐘一雙、彩五百段、良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給鼓吹一部。法尚固辭。上曰:“公有大功于國,特給鼓吹者,欲公卿知朕之寵公也。”轉黃州總管,使經略江南。及伐陳之役,以行軍總管隸秦孝王。轉鄂州刺史,遷永州總管,安集嶺南,仍給黃州兵三千五百人為帳內。前后賞賜甚厚。轉柱州總管,仍嶺南道安撫大使。后數年入朝,以本官宿衛。未幾,桂州人李光仕反,令法尚與上柱國王世積討之。法尚發嶺南兵,世積徵嶺北軍。俱會尹州。世積所部多遇瘴,不能進,頓于衡州。法尚獨討之,捕得其弟光略、光度,追斬光仕,平之。仕壽中,遂州獠叛,復以行軍總管討平之。巂州烏蠻反,詔法尚便道討擊破之。軍還,檢校潞州事。

      煬帝嗣位,轉云州刺史,遷定襄太守,進金紫光祿大夫。時帝幸榆林,法尚朝于行宮。內史令元壽言于帝曰:“漢武出塞,旌旗千里。今御營外,請分為二十四軍,日別遣一軍發,相云三十里,旗幟相望,鉦鼓相聞,首尾連注,千里不絕。”法尚曰:“兵亙千里,動間山谷,卒有不虞,四分五裂,腹心有事,首尾未知。雖有故事,此取敗道也。”帝不懌曰:“卿以為如何?”法尚曰:“請為方陣,四面外拒,六宮及百官家口并住其間。若有變,當頭分抗,車為壁壘,重設鉤陳,此與據城何異?臣謂牢固萬全策也。”帝曰:“善。”因拜左武衛將軍。明年,黔安夷向思多反,殺將軍鹿愿,圍太守蕭造。法尚與將軍李景分路討之,法尚破思多于清江。及還,從討吐谷渾,別出松州道,逐捕亡散,至于青海。出為敦煌太守,遷會寧太守。

      遼東之役,以舟師指朝鮮道。會楊玄感反,與宇文述、來護等破之。以功進授右光祿大夫。時齊郡人王薄、孟讓等為盜,保長白山,法尚頻擊破之。明年,復臨滄海,在軍遇疾卒。贈武衛大將軍,謚曰僖。有子六人,紹范最知名。

      衛玄,字文升,河南洛陽人也。祖悅,魏司農卿。父,侍中、左武衛大將軍。玄少有器識,周武帝在籓,引為記室。遷給事上士,襲爵興勢公。武帝親總萬機,拜益州總管長史,賜以萬釘寶帶。稍遷開府儀同三司、太府中大夫,攝內史事,仍領京兆尹,稱為強濟。隋文帝作相,檢校熊州事。及受禪,遷淮州總管,進封同軌郡公,坐事免。未幾,拜嵐州刺史。會起長城之役,詔玄監督之。后為衛尉少卿。仁壽初,山獠作逆,以玄為資州刺史,以鎮撫之。玄既到官,時獠攻圍大牢鎮,玄單騎造其營,謂群獠曰:“我是刺史,銜天子詔安養汝等,汝等勿驚”諸賊莫敢動。于是說以利害,渠帥感悅,解兵歸附者十余萬口。文帝大悅,賜縑二千匹,除遂州總管,仍令劍南安撫。

      煬帝即位,復徵為衛尉卿,夷獠攀戀,數百里不絕。及與之決,并揮涕而去。遷工部尚書。后拜魏郡太守,尚書如故。未幾,拜右衛大將軍,檢校左候衛事。轉刑部尚書。遼東之役,檢校右御衛大將軍,帥師出增地道。時諸軍多不利,玄獨全眾而還。拜金紫光祿大夫。

      九年,駕幸遼東,使玄與代王侑留守京師,拜為京兆內史,尚書如故,許以便宜從事,敕代王待以師傅禮。會楊玄感圍東都,玄率步騎七萬援之。至華陰,掘楊素冢,焚其骸骨,夷其塋域,示士卒以必死。既出潼關,議者恐崤函有伏兵,請於陜縣沿流東下,直趨河陽,以攻其背。玄曰:“此計非豎子所及也。”乃鼓行而進。既度函谷,卒如所量。乃遣武賁郎將張峻為疑軍於南道,玄以大兵直趨城北。玄感逆拒之,且戰且行,屯軍金谷。于軍中掃地而祭文帝曰:“若社稷靈長,宜令丑徒冰碎;如或大運去矣,幸使老臣先死。”詞氣激揚,三軍莫不涕咽。時眾寡不敵,民賊頻戰不利,死傷太半。玄苦戰,賊稍卻,進屯北芒。會宇文述、來護等援兵至,玄感西遁。玄遣通議大夫斛斯萬善、監門直閣龐玉前鋒追之,及于閿鄉,與宇文述等合擊破之。車駕至高陽,征詣行在所。帝勞之曰:“社稷臣也。使朕無西顧之憂。”進右光祿大夫,賜以良田、甲第,資物鉅萬,還鎮京師,帝謂曰:“關右之任,一委于公。公安,社稷乃安;公危,社稷亦危。出入須有兵衛,坐臥恆宜自牢也。今特給千兵,以充侍從。”與樊子蓋俱賜以玉麟符,以代銅獸。

      十一年,詔玄撫關中。時盜賊蜂起,百姓饑饉,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壞亂,貨賄公行。自以年老,上表乞骸骨,帝遣內史舍人封德彝馳喻之曰:“京師國本,宗廟園陵所在,籍公臥以鎮之。”玄乃止。義師入關,自知不能守,尤懼稱疾,不知政事。城陷,歸于家。義寧中,卒。

      子孝則,位通事舍人、兵部承務郎。卒。

      劉權,字世略,彭城豐人也。祖軌,齊羅州刺史。權少有俠氣,重然諾,藏亡匿死,吏不敢過門,。后更折節好學,動循法度。仕齊,位行臺郎中。齊亡,周武帝以為假淮州刺史。開皇中,以車騎將軍領鄉兵。后從晉王廣平陳,進授開府儀同三司。宋國公賀若弼甚禮之。十二年,拜蘇州刺史,賜爵宋城縣公。時江南初平,權撫以恩信,甚得人和。煬帝嗣位,拜衛尉卿,進位銀青光祿大夫。大業五年,從征吐谷渾,權出伊吾道,逐賊至青海,乘勝至伏俟城。帝復令權過曼頭、赤水,置河源郡、積石鎮,大開屯田,留鎮西境。在邊五年,諸羌懷附,貢賦歲入,吐谷渾余燼遠遁,道路無壅。徵拜司農卿,加金紫光祿大夫。尋為南海太守。行至鄱陽,會群盜起,不得進,詔權召募討之。權率兵遇賊,不戰,先乘單舸詣賊營,說以利害。群賊感悅,一時降附。帝聞而嘉之。及至南海,甚有異政。數歲,遇盜賊群起,群豪多愿推權為首,權竟固守以拒之。子世徹又密遣赍人書詣權,稱四方擾亂,諷令舉兵。權召集佐僚,對斬其使,竟無異圖,守之以死。卒官。

      世徹倜儻不羈,頗為時人所許。大業末,群雄并起,世徹所至處輒見忌,多拘禁之。后竟為兗州賊帥徐圓朗所殺。

      權從叔烈,字子將,美容儀,有器局,位鷹揚郎將。有子德威,知名于世。

      李景,字道興,天水休官人也。父超,周應、戎二州刺史。景容貌奇偉,膂力過人,美須髯,驍勇善射。平齊之役,頗有功,授儀同三司。后以平尉遲迥,進位開府,賜爵平寇縣公。隋開皇九年,以行軍總管從世積伐陳,以功進上開府。及高智慧等反,復以行軍總管從楊素擊之,還授鄜州刺史。

      十七年,遼東之役,為馬軍總管。及還,配事漢王。文帝奇其壯武,使袒而觀之,曰:“卿相表當位極人臣。”尋從史萬歲擊突厥于大斤山,別路邀賊,大破之。后與上明公楊紀送義城公主于突厥,至恆安,遇突厥來寇。時代州總管韓洪為虜所敗,景率所領數百人力戰三日,殺虜甚眾。改授韓州刺史。以事王故,不之官。

      仁壽中,檢校代州總管。漢王諒作亂,景發兵拒之。諒頻遣劉嵩、喬鐘葵等攻之,景率士卒殊死戰,屢挫賊鋒。司馬馮孝慈、司法參軍呂玉并驍勇善戰,儀同三司侯莫陳乂多謀畫,工拒守之術。景推誠此三人,無所關預,唯在閤持重,時出撫循而已。及朔州總管楊義臣援兵至,合擊大破之。先是,府內井中甃上生花如蓮,并有龍見,時變為鐵馬甲士。又有神人長數丈見城下,跡長四尺五寸。景問巫者,巫者曰:“此不祥之物,來食血耳。”景大怒,推出之。旬日而兵至,死者數萬。景尋被徵,進柱國,拜右武衛大將軍。賜女樂一部,加以珍物。

      景智略非所長,而忠直為時所許,帝甚信之。又擊破叛蠻向思多。明年,擊吐谷渾于青海,破之,進位光祿大夫。五年,車駕西巡,至天水,景獻食于帝。帝曰:“公,主人也。”賜坐齊王暕上。至隴川宮,帝將大獵,景與左武衛大將軍郭衍俱有難色,為人奏。帝大怒,令Ξ之,竟以坐免。歲余,復位,與宇文述等參掌選舉。明年,攻高麗武列城,破之,賜爵苑丘侯。八年,出渾彌道。九年,復出遼東。及旋,使景殿,高麗追兵大至,景擊走之。進爵滑國公。楊玄感之反,朝臣子弟多預焉,景獨無關涉。帝曰:“公誠直天然,我梁棟也。”賜以美女。帝每呼李大將軍而不名,見重如此。

      十二年,帝令景營遼東戰具于北平,賜御馬一匹,名師子吉。于時盜賊蜂起,景遂召募,以備不虞。武賁郎將羅藝與景有隙,誣景將反。帝遣其子慰諭曰:“縱人言公窺天闕,據京都,吾無疑也。”后為高開道所圍,獨守孤城,士卒患腳腫死者十六七,景撫循之,一無離叛。遼東軍資多在其所,粟帛山積,景無所私焉。及帝崩于江都,遼西太守鄧皓救之,遂歸柳城。將還幽州,遇賊見害。契丹、靺鞨素感其恩,聞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傷惜之。子世謨。

      薛世雄,字世英,本河東汾陰人也。其先寓居敦煌。父回,字道弘,仕周,位涇州刺史。開皇初,封舞陰郡公,領漕渠監。世雄兒童時與群輩戲,輒畫地為城郭,令諸兒為攻守勢,不從令者輒撻之,諸兒畏憚,莫不齊整。其父見而奇之,謂人曰:“此兒當興吾家。”年十七,從周武帝平齊,以功拜帥都督。隋開皇中,累遷右親衛車騎將軍。

      煬帝嗣位,為右監門郎將。從征吐谷渾,進位通議大夫。世雄性廉慎,行軍破敵之處,秋毫無犯。帝由是嘉之。帝嘗謂群臣曰:“欲舉好人,諸君識否?”咸曰:“不測圣心。”帝曰:“我欲舉薛世雄。”群臣皆稱善。于是超拜右翊衛將軍。歲余,為玉門道行軍大將軍,與突厥啟人可汗邊兵擊伊吾。師次玉門,啟人背約,兵不至。世雄孤軍度磧。伊吾懼,請降。世雄遂于漢舊伊吾城東筑城,號新伊吾,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鎮之而還。進位正議大夫。

      遼東之役,為沃沮道軍將,與宇文述同敗績于平壤。還次白石山,為賊所圍百余重,四面矢下如雨。世雄以羸師為方陣,選勁騎二百縱擊,破之而還。所亡失多,竟坐免。明年,帝復征遼東,拜右候衛將軍。兵指蹋頓道。軍至烏骨城,會楊玄感反,班師。帝至柳城,以世雄為東北道大使,行燕郡太守,鎮懷遠。

      十年,復從帝至遼東,遷左御衛大將軍。仍領涿郡留守。未幾,李密逼東都,詔世雄率幽、薊精兵將擊之。次河間,營于城南,竇建德率精銳數百,夜來襲之。大敗。世雄與左右數十騎遁入河間城,慚恚發病。歸涿郡,卒。

      子萬述、萬淑、萬鈞、萬徹、萬備,并以驍武知名。

      論曰:段文振有周之日,早以武毅見知,隋氏之初,又以干力受委,任兼文武,稱為諒直。其高位厚秩,非虛致也。來護幼懷倜儻,猛概抑揚,晚致勤王,驅馳畢力。樓船制勝,掃勍敵如拾遺;閿鄉討亂,翦兇魁如摧朽。位班上將,顯居大國,道消遘難,忠至不渝,惜矣!子蓋雅有干局,質性方嚴,見義而勇,臨機能斷,保全邦邑,勤亦懋哉!羅忠亮之性,所在稱重,送往之節,義感人臣,死而有知,乃結草之義。法尚征伐四夷,亦足嘉焉。文升東都解圍,頗亦宣力,西京居守,政以賄成,鄙哉,鄙哉,夫何足數!劉權淮楚舊族,雄名早著,時逢擾攘,任等尉佗,遂能拒子邪言,足驗誠臣之節。李、薛并以驍武之用,當于有事之秋,致茲富貴,可謂自取。時迍遭躓,良有命乎!


      譯文

      來護兒字崇善,祖先河南新野人,是漢中郎將來歙的十八代孫。曾祖父來成,魏時封爵新野縣侯,后來歸順梁朝,移居廣陵,因此就在廣陵安下了家。官終于六合縣令。祖父來嶷,歷任步兵校尉、秦郡太守,爵長寧縣侯。父來法敏,出仕陳朝,官終于海陵縣令。

      來護兒還未記事的時候就成了孤兒,由伯母吳氏撫養。吳氏照顧撫養,非常慈愛和順。來護兒自幼卓犖不俗,剛開始讀《詩》,讀到“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和“羔裘豹飾,孔武有力。”于是丟下書感嘆道“:大丈夫生活在世應該像這樣,應該為國家消滅賊兵,以取得功名,怎么能夠專門從事小小的筆墨紙硯呢!”眾人為他的話感到驚奇,認為其志向豪壯。等到長大成人,雄才大略超乎常人,志氣英偉高遠。學習書史,不尋章摘句。

      侯景之亂開始的時候,來護兒的伯父被同鄉人陶武子殺害,吳氏常常痛哭流涕向來護兒講述這件事。陶武子的宗族有幾百家,多植黨羽。來護兒經常想著報仇,乘陶武子家舉行婚禮之機,就聯絡幾個人,直接進入陶武子家,把陶武子領出來殺了,眾賓客都恐懼不敢動。來護兒就用陶武子的人頭祭奠伯父的墳墓,于是就潛藏起來一年多。遇上周朝的軍隊平定淮南,來護兒就回了鄉里。來護兒所住的白土村,正處于兩國交兵的戰場,經常見到軍隊,來護兒常常慨然有建立功名的志向。到了隋文帝開皇初年,宇文忻、賀若弼等人鎮守廣陵,都很尊敬看重來護兒,任命他為大都督,統領本鄉之兵。打敗陳國將領曾永,因功授儀同三司。平定陳國之戰,來護兒立有戰功,晉官位上開府,賞賜財物一千段。

      開皇十一年,高智慧占據江南造反,文帝任命楊素之子總管統兵隨楊素征討。賊兵依據浙江岸結營,長達一百余里,船艦覆蓋了江面,鼓聲喧天而進。來護兒對楊素說:“吳人輕捷鋒銳,便利在于舟楫。抱定必死之心的賊兵,難以和他們爭斗。公姑且嚴陣以待,不要和他們交戰,請求給我數千奇兵,偷偷地渡過江去,乘敵不備攻破敵兵營盤,讓敵人退兵無處可歸,進兵不能作戰,這就是韓信擊敗趙軍的策略。”楊素認為這種計謀很好。來護兒就用幾百只輕舟,徑直登上江岸,襲擊攻破敵營,于是就放起火來,烈焰漫天。賊兵看到火光就恐懼起來,楊素于是發動進攻,一舉而大敗賊兵。智慧將要逃到海中,來護兒率兵追到閩地,消滅了高智慧的余黨。來護兒因軍功晉位大將軍,授泉州刺史之職,封襄陽縣公,食邑一千戶,賞賜物品二千段,奴婢一百人。來護兒剛剛歸附,威勢恩惠并舉。文書慰問,前后相接,綿延不絕。當時,高智慧的余黨盛道延興兵作亂,來護兒又去征討平定。升任建州總管。又和蒲山公李寬一起征討平定黟、歙二地的叛賊汪文進,晉位柱國,封爵永寧郡公。文帝嘉獎他的功勞,讓畫工畫來護兒的畫像進獻。開皇十八年(598),詔令來護兒入朝,賞賜給他宮女、寶刀、駿馬、錦纟采等,依舊留其長子來楷在京任千牛備身,讓來護兒仍回建州任職。

      仁壽初年,來護兒改任瀛州刺史,因善于治政而聞名,頻頻受到慰勞和勉勵。煬帝繼位,來護兒被召入朝,百姓留戀懷念他。許多日仍不能出境,到朝中上書請求將來護兒留下來的人,前后有幾百人。煬帝對他說“:當初國家沒安定的時候,卿是有名的將領。如今天下安定了,卿又成為很好的刺史,可以說是雙美兼而有之了。”就任命來護兒為右驍衛大將軍,不久又升為左驍衛大將軍。又改任上柱國、光祿大夫,徙位右翊衛大將軍,晉爵榮國公,恩寵禮遇更為豐隆,朝中大臣沒有人能跟他相比。大業六年(610),煬帝車駕巡幸江都,對來護兒說:“穿著華麗的衣服白天巡游,是古人看重的。卿如今就是這樣。”就賞賜給來護兒財物二千段和牛、酒,令他去拜謁先人之墓,宴請鄉里的父老鄉親。令三品以上的官員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暢飲一日,朝野人士都為來護兒感到榮耀。

      遼東之戰,煬帝任命來護兒為平壤道行軍總管,兼任檢校東萊郡太守,率領樓船直指滄海。自氵貝水而入,距平壤六十里。高麗主高元盡集境內之兵迎戰,列陣長達幾十里。諸位將領都很恐懼,來護兒笑著對副將周法尚和軍官們說:“我原來以為他們會堅壁清野等待王師,如今來送死,定當一日之內殲滅他們。”高元之弟高建非常驍勇,率領幾百人的敢死隊來挑戰。來護兒命令武賁郎將費青奴和他的第六個兒子左千牛來整馳往陣前,斬高建首級,縱兵追擊,直至城下,俘虜和斬首的無法計算,乘機攻破外城,在城外安營扎寨,等待其他各路兵馬。高麗兵白天關閉城門,不敢出戰。適逢宇文述等眾軍被戰敗,就撤軍了。因軍功賞賜財物五千段,任命來護兒的第五個兒子來弘為杜城府鷹揚郎將,將先前的封爵襄陽公賜給第六子來整。

      第二年,又一次出兵滄海道,軍隊到了東萊,適逢楊玄感造反,進攻洛陽。來護兒聽說后,召見偏將周法尚等議論回師討伐叛賊。周法尚等人都認為沒有敕令,不應擅自回師,再三固執己見,不聽從來護兒的主張。來護兒嚴厲地說“:洛陽被圍攻,是心腹大患。高麗違命,只是像癬疥一樣。國家的事情,知道了就不能不去做,專擅之罪在我,不會與你們這些人有什么干系。有人再阻止命令,按軍法辦理。”當日就回師,令兒子來弘、來整馳驛入京,奏知煬帝。煬帝見到來弘等人,非常高興,說“:你的父親擅自趕赴國難,真是忠臣。”任命來弘為通議大夫,來整為公路府鷹揚郎將,頒布詔書給來護兒說“:公回師之時,就是朕敕命公之日,君臣的心意相合,雖遠而像符節一樣契合。斬除楊玄感這個罪魁禍首,日期不會遙遠的,刻名于宗廟社稷,除了公還會是誰呢?”于是,來護兒和宇文述在閿鄉大敗楊玄感,斬其首而平定叛亂。回朝后,加授開府儀同三司,賞賜財物五千段、黃金一千兩、奴婢一百人,追贈其父來法敏為東陽郡太守、永寧縣公。

      大業十一年(615),又率軍渡海作戰,攻下高麗奢卑等二座城池。高麗集結全國的兵馬來迎戰,來護兒大敗高麗軍。準備率軍直取平壤,高元震驚恐懼,派人執縛叛臣斛斯政到遼東城下,請求投降。煬帝答應了請求,詔令來護兒回師。來護兒聚集眾軍說:“三次出兵,都沒能平定賊兵。這次回師,就不能再來了。高麗如今困窘破敗,野地里連青草都沒有,以我們這些大軍與敵交戰,用不了多少日子就能取勝。我想進兵,直接圍攻平壤,抓獲偽主,進獻捷報而回。”于是上表請求進兵,不愿奉詔回師。長史崔君肅堅決爭辯,認為不可這樣做。來護兒說“:賊兵之勢可以打敗。我在朝廷之外,事情理應一人決斷,寧肯進兵活捉高元,回去后遭到貶斥,若要丟掉這個成功的機會,那是不行的。”崔君肅告訴眾人說“:若要聽從元帥的,違抗皇帝詔令,一定要奏知皇帝。”諸將畏懼,就一同勸請回師,來護兒才聽從詔令。煬帝在雁門關被突厥兵圍困,準備挑選精銳的騎兵保駕突出重圍,來護兒和樊子蓋一同堅決勸阻,煬帝才作罷。

      大業十二年,煬帝巡幸江都,來護兒勸諫說“:自從皇家受天命,將近四十年,薄賦稅,輕徭役,人口增加。陛下因為高麗違抗命令,稍稍興兵,百姓沒有見識,輕易生出咨嗟怨怒,在外結群為盜,常常聚集在一起,皇上車駕巡游,恐怕很不合適。希望陛下駐圣駕于洛陽,根據時節休養生息,出動軍隊,任命將領,掃蕩清除眾多丑類,上秉承圣命,指日克敵取勝。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臣衣錦還鄉之地,臣深受恩寵,不敢只為自己打算。”煬帝聽后,神色嚴厲地站了起來,好多日子不得相見。后來,煬帝怒氣消解,才令人領來護兒入見,說:“公竟然有這樣的意思,朕還有什么指望?”來護兒于是不敢再說話。不久,代替宇文述為左翊衛大將軍。

      宇文化及發動叛亂,十分忌恨來護兒。這一天早晨將要朝見時,被抓了起來。來護兒問道“:陛下如今在哪里?”身邊的人回答說“:今天被抓了起來。”來護兒嘆息說:“我身為大臣,擔負著國家的重任,不能夠肅清兇惡的叛逆,以至于讓王室到了這種地步,只能抱恨于黃泉,還能再說什么呢!”于是就被殺害了。

      來護兒重視許諾,交往誠厚,對財物名利很清廉,不修治產業。至于行軍用兵,謀略特別多,每次觀覽兵法,就說:“這難道也和人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善于安撫士兵,賞罰處置嚴明,所以都能夠為他效死盡力。

      來護兒有十二個兒子,來楷任通議大夫,來弘任金紫光祿大夫,來整任左光祿大夫。來整特別驍健英勇,善于撫慰治理部卒,討伐打擊群盜,所向皆能奏捷。諸賊歌唱說:“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到了宇文化及叛亂,都一起遇害。來護兒的子侄死于難的有十人,只有小兒子來恒、來濟二人幸免。

      樊子蓋字華宗,廬江人。祖父樊道則,梁朝時任越州刺史。父樊儒,侯景之亂中逃奔齊國,官至仁州刺史。

      樊子蓋出仕齊國,歷任東海、北陳二郡太守,員外散騎常侍,封爵富陽侯。周武帝平定齊國,授樊子蓋儀同三司、郢州刺史。隋文帝受禪,樊子蓋以儀同之職兼領鄉兵,后又任樅陽太守。平定陳國之戰,樊子蓋以功加授上開府,改封上蔡縣伯,歷任辰、嵩、齊三州刺史,轉任循州總管,文帝允許他遇事不待上奏,自行裁斷處置。開皇十八年(598),入朝奉獻嶺南地圖,文帝賞賜給他良馬和雜物,增加統領四州,令回歸任職之處,派遣光祿少卿柳謇之在灞上為樊子蓋餞行。

      隋煬帝即位,樊子蓋轉任涼州刺史,改授銀青光祿大夫、武威太守,以善于理政聞名。大業三年(607),樊子蓋入朝,加授金紫光祿大夫。大業五年,煬帝車駕西巡,將要進入吐谷渾。樊子蓋因為那里多有瘴氣,奉獻青木香,用以防御霧氣和露水。煬帝回來后,對樊子蓋說:“人們都說公清廉,肯定像這樣嗎?”樊子蓋說“:臣怎么敢稱清廉,只是小心謹慎不敢受賄而已。”煬帝于是賞賜給他食物一百多斛,加授右光祿大夫。樊子蓋說:“希望能夠侍奉陛下。”煬帝說:“公侍奉朕只是侍奉一人罷了,把西方委托給你,則是一人可敵萬人,你應該明白朕這種心意。”大業六年(610),煬帝在隴川宮避暑,又說想要巡幸河西。樊子蓋渴望煬帝的車駕,希望煬帝巡幸武威郡。煬帝知道后,下詔書慰問勸勉樊子蓋。這一年,樊子蓋在江都行宮朝見煬帝,煬帝說“:富貴之后不回鄉,真正是穿著華麗的衣服夜間行走,誰人知曉?”于是敕令廬江郡設置三千人大會,賞賜米和麥子六千石,讓樊子蓋拜謁祖墳,宴請家鄉父老,當時的人都為樊子蓋感到光榮。回京后任戶部尚書。這時,處羅可汗和高昌王來通好,煬帝又任樊子蓋檢校武威太守,接應二藩王。遼東之戰,樊子蓋兼領左武衛將軍,出兵長岑道。后來因在宮中擔任警戒沒有成行。加授左光祿大夫。這一年,煬帝回到東都洛陽,命樊子蓋為涿郡留守。

      大業九年,煬帝又臨幸遼東,命樊子蓋留守東都洛陽。適逢楊玄感叛亂,兵臨城下,樊子蓋派遣河南贊務裴弘策迎擊,反而被楊玄感打敗,遂將裴弘策斬首示眾。國子祭酒楊汪略有不恭,子蓋又要殺他。楊汪拜求,磕頭流血,很久才釋免他。于是三軍無不驚恐,將吏沒有人敢仰視。楊玄感每次都是選擇精銳部隊攻城,樊子蓋緩緩地設置防備抵御,攻城部隊一到就被打敗。碰巧來護兒等救兵來到,楊玄感才解圍而去。樊子蓋誅殺的人總計達萬人。又任檢校河南內史。煬帝車駕到高陽,樊子蓋追到煬帝的行所,煬帝慰勞他,拿他和蕭何、寇恂相比,加授光祿大夫,封爵建安侯,賞賜給他歌女五十人。煬帝對他說“:朕派遣越王留守東都,是用來顯示皇家枝干堅如磐石,國家大事,最終是委托給公。特別應該持重,有五百兵士衛護而后才出,這就是用勇士重重阻隔的意思。若有無賴之人欲謀不軌,就可誅殺之,凡是可以施行的,就不要勞動形跡了。如今為公另造玉麒麟符節,用來代替銅制獸狀符節。”又指著越王和代王說“:如今我就把這兩個孫子委托給你和衛文升了。應該選擇忠貞善良德行高潔品格端正的人教導他們。”于是賞賜給樊子蓋良田和宅第。

      大業十年,煬帝車駕回東都洛陽,對樊子蓋說:“楊玄感造反,是神明故意用來顯示公的赤膽忠心。分頒王圭玉,晉封爵位,應該有良策。”當日晉封樊子蓋爵位為濟公。說的是樊子蓋功勞濟于天下,只是給他設立名號,而不是有這樣一個郡國。后來,和蘇威、宇文述一起在積翠池陪煬帝宴飲,煬帝親自用一只金杯給樊子蓋斟酒,說:“良算嘉謀,等待公然后才會出現,就把這個金杯賞賜給公,用來作為長久的瑞兆。”

      大業十一年,跟從煬帝車駕到雁門,被突厥兵圍困。煬帝想挑精銳騎兵突出重圍,樊子蓋和來護兒勸諫,流著淚說:“希望陛下暫停遼東之戰,以撫慰眾人之心。皇上親自出去安撫,厚加勛位,人人自然奮勇,突厥兵之圍不足以為憂慮。”煬帝聽從樊子蓋的建議。后來援兵趕到,突厥兵才離去。納言蘇砘追論勛位太重,應該加以斟酌。樊子蓋執意奏請不應失信。煬帝說“:公想收買人情嗎?”樊子蓋默默不語,不敢對答。

      樊子蓋跟從煬帝車駕回東都洛陽。這時,絳郡盜賊敬..陀、柴保昌等人擁兵數萬,汾、晉二地之民深受其苦,詔令樊子蓋進兵征討。當時人力物產富實,樊子蓋不分善惡好壞,將他們集中在汾水北村塢全部焚燒。百姓十分驚恐,相繼成為盜賊。對那些自首的人,不論年齡大小,一概活埋。樊子蓋擁有數萬兵馬,一年多仍然不能破賊,詔令征回京師。樊子蓋又領兵打擊宜陽之地的盜賊,因疾病而停止,死于東京。煬帝悲傷很久,對黃門侍郎裴矩說“:樊子蓋臨終時有什么話?”裴矩答道“:樊子蓋病得厲害的時候,深恨雁門被圍之恥。”煬帝聽說后甚為感慨,命令百官前去吊唁,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曰景。安葬時,送葬的有一萬多人。武威郡的百姓官員聽說樊子蓋的死訊,沒有不嘆息悲痛的,立碑頌揚其德行。

      樊子蓋沒有別的權術和謀略,統領軍隊很謹慎穩重,不曾有過失敗,蒞臨官位明于審察,屬下沒有敢欺瞞他的。嚴厲殘酷。缺少恩惠,殺戮武斷,臨死的時候,見到斷頭鬼紛紛前來索命,成為厲鬼云云。

      衛玄字文升,河南洛陽人。祖父衛悅,魏時任司農卿。父衛..,官侍中,左武衛大將軍。

      衛玄幼時有器量見識,周武帝為藩王時,引薦衛玄為記室。升任給事上士,襲爵為興勢公。周武帝即位,任命衛玄為益州總管長史,賜給他萬釘寶帶。不久,升任開府儀同三司、太府中大夫,攝領內史事,兼任京兆尹,時人稱其強力貫通天下。

      隋文帝作丞相,衛玄任檢校熊州事。隋文帝受禪繼位,衛玄升任淮州總管,晉封同軌郡公,因受牽連免官。不久,任嵐州刺史。適逢又起修筑長城之役,詔令衛玄監督修筑長城。后來改任衛尉少卿。仁壽初年,山獠叛亂,任命衛玄為資州刺史前往鎮壓安撫。衛玄到任之后,山獠正圍攻大牢鎮,衛玄單人獨騎到山獠營地,對眾獠人說:“我是資州刺史,奉天子詔令安撫養育你們,你們不要驚怕。”眾獠人沒有人敢動。于是,衛玄向他們陳述利害,獠人主帥受到感動,十多萬人繳械投降。文帝非常高興,賜給衛玄細絹二千匹,升任遂州總管,仍令為劍南安撫使。

      隋煬帝即位,又征召入京為衛尉卿。夷獠之人懷戀衛玄,相送之人幾百里內不斷。分別的時候,都是揮淚而去。升任工部尚書。后來任魏郡太守,仍兼任工部尚書。不久,任右侯衛大將軍,檢校左侯衛事。改任刑部尚書。遼東之戰時,衛玄任檢校右御衛大將軍,率兵由增地道而出。當時各路兵馬多有不利,只有衛玄全師而還。授任金紫光祿大夫。

      大業九年(613),煬帝駕幸遼東,令衛玄和代王楊侑留守京師,任命衛玄為京兆內史,仍兼任刑部尚書,允許他遇事不便上奏,自行裁處決斷,敕令代王以對待師傅的禮節對待衛玄。適逢楊玄感圍困東都洛陽,衛玄率領步兵騎兵七萬人增援。到了華陰,發掘楊素墓冢,焚燒其尸骸遺骨,將其祖塋鏟平,向士卒顯示必死的決心。兵出潼關之后,有人擔心崤山和函谷關之處有伏兵,請求從陜縣順流而下,直奔河陽,攻擊楊玄感的后方。衛玄說:“這種計謀不是小子所能想到的。”于是就擊鼓前進。過了函谷關之后,終于像他猜測的那樣。衛玄就派遣武賁郎將張峻從南路進發作為疑兵,自己則親率大軍直奔城北。楊玄感率兵迎戰。衛玄一邊戰一邊行,大軍在金谷駐扎下來。衛玄在軍中清掃一片場地,祭祀文帝說:“如果社稷長久,應該讓楊玄感這些丑類像冰塊一樣破碎;如果隋朝大勢已去,就請讓老臣先死吧!”詞氣激昂,三軍將士莫不流涕嗚咽。當時,衛玄寡不敵眾,與賊兵頻頻作戰都不利,士卒死傷大半。衛玄率兵苦戰,賊兵才稍稍退卻,大軍進屯于北芒。適逢宇文述、來護兒等援兵趕到,楊玄感向西逃遁。衛玄派遣通議大夫斛斯萬善、監門直閣龐玉為先鋒追擊,趕到閿鄉,與宇文述等合兵擊敗叛軍。煬帝車駕到高陽,征召衛玄到其所在的地方。煬帝慰勞衛玄說:“公真是社稷之臣啊!使朕得以沒有西顧之憂。”晉升衛玄為右光祿大夫,賜給他良田、宅第,財物數萬。衛玄回去鎮守京師,煬帝對他說:“函谷關以西全部委托給公了。公安然無恙,國家就安然無恙;公有危險,國家也就危險了。公出入必須有兵士保衛,坐臥應該經常自我安穩。如今特意給公一千名士兵,充當侍衛隨從。”和樊子蓋一起,都賜給玉麒麟符節,因用以代替銅獸符節。

      大業十一年,詔令衛玄安撫關中。當時,關中盜賊蜂起,百姓饑餓至死,衛玄竟然不能賑濟撫恤。而官方敗壞紛亂,賄賂公行。衛玄認為自己年紀已高,上表乞求告老還鄉。煬帝派遣內史舍人封德彝馳往京師,告訴他說:“京師是國家的根本,是宗廟園陵的所在地,借助公臥居以鎮守之。”衛玄才作罷。義師進入關中,衛玄自知不能守御,憂愁恐懼,自稱有病,不理政事。京城陷落,衛玄歸居家中,隋恭帝義寧中卒。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