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與敵戰,若遇風順,致勢而擊之;若遇風逆,出不意而搗之,則無有不勝。法曰:「風順,致勢而從之;風逆,堅陣以待之。」
《五代史》:晉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杜重威等,與契丹戰于陽城,為虜所圍,而軍中無水,穿井輒崩;又東北風大起,虜順風縱火,揚塵以助其勢。軍士皆憤怒,大呼曰:「都招討何以用兵,令士卒枉死!」諸將請戰,杜重威曰:「候風少緩,徐觀可否。」〔馬步都監〕李守貞曰:「風沙之內,彼眾我寡,莫測多少,惟力戰者勝,此風力助我也。」即呼曰:「諸軍齊擊賊!」〔馬軍左廂都排陣使〕張彥澤召諸將問計,或曰:「虜得風勢,宜待風回。」彥澤亦以為然。〔馬軍〕右廂副〔陣〕使藥元福謂曰:「今軍饑渴已甚,待風回,吾屬皆為虜矣!且敵謂我不能逆風以戰,宜出其不意急擊之。此詭道也。」〔馬步左右廂都排陣使〕符彥卿等乃將精騎,奮力擊之,逐北二十余里。契丹主奚車走十余里,追兵擊之,得一橐駝,乘之遁去。晉軍乃〔退保〕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