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
詞語解釋
平民
普通老百姓。
例如使平民皆習(xí)于兵。——宋·蘇軾《教戰(zhàn)守》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爭(zhēng)執(zhí)。
英common people;
翻譯
- 英語 ordinary people, commoner, civilian
- 德語 einfacher Bürger, einfache Bürgerin (S)?, Zivilbev?lkerung (S)?, zivil (Adj)?
- 法語 roturier
引證解釋
本謂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
引《書·呂刑》:“蚩尤 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
孔 傳:“延及于平善之人。”
《漢書·食貨志下》“弋獵博戲亂齊民” 唐?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若今言平民矣。”
宋?葉適 《徐文淵墓志銘》:“兵官大執(zhí)平民為賊,冀以成賞,君明其無罪,盡釋之。”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歐洲 中世有大僧、貴族、平民、奴隸之異,壓制既甚,故以 歐 人之慧,千年黑暗,不能進(jìn)化。”
巴金?《海的夢(mèng)》:“許多和他同住在 巴黎 貧民窟里的 猶太 平民,到法庭去敘述那些慘痛的事實(shí)。”平治百姓。
引《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平民"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76ed2ccb8>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
國(guó)語辭典
平民
普通人民。
引《書經(jīng)·呂刑》:「蚩尤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
《文選·潘勗·冊(cè)魏公九錫文》:「侵我三州,延于平民。」近白丁 百姓 布衣 庶民
反貴族
平治百姓。
引《左傳·成公二年》:「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
網(wǎng)絡(luò)解釋
平民 (漢語詞語)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沒有任何特權(quán)或官職的自由人。古時(shí)不是貴族或官員的人,都稱平民。平民本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
※ "平民"的意思解釋、平民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