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詞語(yǔ)解釋
西施
亦稱(chēng)“西子”,春秋末年越國(guó)苧羅(今淅江諸暨南)人,為春秋時(shí)越王勾踐獻(xiàn)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人用以代稱(chēng)美女。
英Xi Shi,famous Chinese beauty in ancient China;
翻譯
- 英語(yǔ) Xishi (c. 450 BC)?, famous Chinese beauty, foremost of the Four legendary beauties 四大美女[si4 da4 mei3 nu:3], given by King Gou Jian 勾踐|勾踐[Gou1 Jian4] of Yue as concubine to King of Wu as part of a successful plan to destroy Wu
- 德語(yǔ) Xi Shi (Eig, Pers)?
- 法語(yǔ) Xi Shi (beauté antique)?
引證解釋
春秋 越 美女?;蚍Q(chēng) 先施,別名 夷光,亦稱(chēng) 西子。姓 施,春秋 末年 越國(guó) 苧羅 (今 浙江 諸暨 南)人。 越王 勾踐 敗于 會(huì)稽,范蠡 取 西施 獻(xiàn) 吳王 夫差,使其迷惑忘政。 越 遂亡 吳。后 西施 歸 范蠡,同泛五湖。事見(jiàn)《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一說(shuō), 吳 亡后, 越 沉 西施 于江。
引《管子·小稱(chēng)》:“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br>唐?王維 《西施詠》:“艷色天下重, 西施 寧久微?!?/span>
泛稱(chēng)美女。
引唐?韋應(yīng)物 《廣陵遇孟九云卿》詩(shī):“西施 且一笑,眾女安得妍?!?br>明?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bào)》:“無(wú)端 司馬 登綸閣,催促 西施 上釣船。”
清?黃遵憲 《九姓漁船曲》:“西施 一舸輕波軟,原是官船當(dāng) 娃館。”
國(guó)語(yǔ)辭典
西施
春秋越國(guó)美女。生卒年不詳。越國(guó)苧蘿(今浙江諸暨縣南)?人。本為浣紗女,適越王 句踐為吳所敗,欲獻(xiàn)美女以亂其政,乃令范蠡獻(xiàn)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后為 越所滅。見(jiàn)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
絕色美女的代稱(chēng)。
引《荀子·正論》:「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span>
比喻落花。
引唐·李商隱〈景陽(yáng)井〉詩(shī):「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唐·韓偓〈哭花〉詩(shī):「若是有情爭(zhēng)不哭,夜來(lái)風(fēng)雨葬西施。」
網(wǎng)絡(luò)解釋
西施 (中國(guó)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guó)美女,一般稱(chēng)其為西施,后人尊稱(chēng)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國(guó)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chēng)“浣紗女”。她天生麗質(zhì)、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chēng)為“中國(guó)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yú)落雁之容”之美譽(yù),其中的“沉魚(yú)”,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jīng)典傳說(shuō)。
※ "西施"的意思解釋、西施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成語(yǔ)
- xī ōu西歐
- huài dōng xī壞東西
- shān xī山西
- xī guā西瓜
- shī zhǔ施主
- yù xī dōng玉西東
- xī dōng西東
- gǒu dōng xī狗東西
- shuō dōng dào xī說(shuō)東道西
- shī yòng施用
- xī mén西門(mén)
- shí shī實(shí)施
- xī nán西南
- zh?n shī展施
- xī zhōu西州
- xī shí dōng mián西食東眠
- yù dōng xī玉東西
- l?o dōng xī老東西
- xī fāng guó jiā西方國(guó)家
- shēng dōng jī xī聲東擊西
- xī yáng西洋
- xi?o dōng xī小東西
- tài xī泰西
- xī xī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