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6 個(gè)肱的成語(yǔ)
成語(yǔ) | 解釋 | 出處 |
---|---|---|
gǔ gōng xīn lǚ股肱心膂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心膂:親信。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 《尚書·君樂》:“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
gǔ gōng ěr mù股肱耳目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股肱:比喻輔佐帝王的大臣;耳目:親信。比喻得力助手和親信。 | 《尚書·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 |
fù xīn gǔ gōng腹心股肱 | 腹心:心腹,比喻左右親信;股肱:比喻帝王身邊的得力臣子。形容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 《晉書·元帝紀(jì)》:“王敦、王導(dǎo)、周頤、刁協(xié)并為腹心股肱。” |
gǔ gōng fù xīn股肱腹心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4回:“倘國(guó)法、官體、獄情必應(yīng)如此,則一下吏為之有余,何必老大人為股肱腹心耶?” |
qíng zhòng jiāng gōng情重姜肱 | 《后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以系嗣當(dāng)立,乃遞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愛。 | 《后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以系嗣當(dāng)立,乃遞往就室。” |
gǔ gōng zhī lì股肱之力 |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 《左傳·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jì),君之靈也,則以死濟(jì)之。” |
gǔ gōng zhī chén股肱之臣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 明·馮夢(mèng)龍《東周列國(guó)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
xīn lǚ gǔ gōng心膂股肱 | 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體的重要部分,比喻親近得力之人。 | 《尚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
qǔ gōng ér zhěn曲肱而枕 | 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wú)憂無(wú)慮。 | |
ěr mù gǔ gōng耳目股肱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輩……事有不安,可極言勿隱。” |
sān zhé qí gōng三折其肱 | 肱:手臂。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duì)某事閱歷多,自能造詣精深。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yī)。” |
sān zhé gōng,wéi liáng yī三折肱,為良醫(yī) | 幾次斷臂,就能知道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duì)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yàn),成為內(nèi)行。也指高明的醫(yī)道。 | 《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yī)。” |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三折肱為良醫(yī) | 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duì)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yàn),自能造詣精深。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yī)。” |
sān zhé zhī gōng三折之肱 | 肱:胳膊。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duì)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yàn),自能造詣精深。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今聞老爺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國(guó)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爺江山有分,我輩皆臣子也,禮當(dāng)拜請(qǐng)。” |
yǐn shuǐ qū gōng飲水曲肱 | 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 先秦 孔子《論語(yǔ) 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gǔ gōng xīn fù股肱心腹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心腹:親信。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 明·羅貫中《三國(guó)演義》第65回:“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