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應
詞語解釋
策應
戰斗中互相配合應敵。
英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斗爭中在輿論或行動上造成聲勢對自己一方進行的支持。
引證解釋
從不同方面對敵作戰,以與友軍呼應。
引宋?司馬光 《論屈野河西修堡狀》:“於五月五日彼處兵官引一千許人,夜開城門,徑往 屈野河 西,前無探候,后無策應,中無部伍,但賫酒食,不為戰備,以此逢敵,如何不敗。”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今聞 劉備 親自領兵來取 漢中,可速奏 魏王,早發精兵猛將,前來策應?!?br>郭孝成 《湖南光復紀事》:“清?軍自得 漢陽,湖南 人士均憤不顧身,頗有滅此朝食之概,迭電各省,派兵赴 鄂,以資策應?!?br>峻青 《海嘯》第四章:“這樣,三支力量,就形成了犄角之勢,既可以分別應付情況,又可以互相策應支援?!?/span>
國語辭典
策應
兩軍相呼應,協同作戰。
引《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葛從周又自策應,曹州與兗州之圍遂解?!?br>《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帳,傳下號令,教兩都督率領本部兵馬,作中軍策應?!?/span>
近接應
網絡解釋
策應
策應,漢語詞匯。
拼音:cè yìng
釋義:從不同方面對敵作戰,以與友軍呼應。
在籃球比賽中,指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移球的戰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分字解釋
※ "策應"的意思解釋、策應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策應造句
1.中洋起海州,包崇明、吳淞、乍浦、定海、玉環、馬江為一截,就中宜以崇明、舟山為重鎮,策應吳淞、馬江各要口,則腹心固也。
2.每當遇敵,其怯敵偷生者非潰即逃,否則各守一方、不相策應,但得敵不來攻,即自幸偷安旦夕,縱觀別軍敗衄,亦恒如痛癢無關。
3.此計甚善,你即刻帶上‘冥府四鬼’前去策應大小姐,不得有失,否則便將你丟進‘白骨冥窟’里,讓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4.后周維炯率部策應六霍起義,為紅三十三師和皖西蘇區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5.丙申,呂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撫制置屯田使、夔路策應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兩淮安撫制置副使、知揚州。
6.拉莫斯的策應也可以使空切上籃的錢德勒獲得更多的罰籃機會。
7.以第二方面軍第四、五兩路軍約十萬兵力為機動預備隊,控制在通許、尉氏、鄭州、洛陽等處,以策應各方。
8.那寧宗趙擴因此對趙宗印十分客氣,經太師韓侂胄在旁攛掇,便下詔書命此人做了宣撫司參議官兼節制軍馬,統帥民間義軍,策應大軍北伐。
9.為了策應東線麥克馬洪線地區的主戰場的,劉伯誠元帥的提出在這里開辟第二戰場的策略,以威脅新德里,為談判增加籌碼。
10.膠州地區的工作計劃也遵循了這一要求,并提出要“加強隱蔽斗爭,消滅地下傳教活動”,以及“加強與青島市宗教事務處的聯系,以互通情報,互相策應”。
11.但是,由于各級政府部門的收費利益根基深厚,不肯輕易舍棄這塊肥肉,往往采取各種對策應付清理工作。
12.學校的招生政策也應順其自然。而“男女人數均等”派可以說,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以性別為劃分的社會分工正在日趨一致,因此,學校的招生政策應該做出調整。
13.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應時而生。
14.介紹了該方法的原理,并利用某地區婦幼衛生費用的矩陣分析結果介紹該方法在衛生籌資領域的政策應用。
15.后率部策應六霍起義,為紅33師和皖西蘇區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16.一些重要事項決策應上會未上會,有的決策事項會上臨時動議,會前缺乏醞釀溝通,會上討論不充分。
17.我們教練昨天下午教我們移動策應.
18.將對策論中的矩陣對策應用于電子對抗。
19.只有企業積極轉換經營機制,綜合治理,才能發揮政策應有的效應。
20.受核工廠用當地語文制訂的環境衛生安全政策應可供全體雇員索閱。
相關詞語
- jué cè決策
- zhuī cè追策
- lǐ yīng理應
- fāng cè方策
- cè lüè策略
- yìng shì應是
- f?n yìng反應
- yīng yǒu應有
- móu wú yí cè謀無遺策
- guó cè國策
- yìng shēng應聲
- zuǒ cè佐策
- cè m?策馬
- yīng jī lì duàn應機立斷
- jiā cè挾策
- huí yìng回應
- gōng yìng供應
- shàng cè上策
- biān cè鞭策
- zhú jī yīng biàn逐機應變
- cè wú yí suàn策無遺算
- yìng shēng chóng應聲蟲
- yìng duì應對
- cái zhèng zhèng cè財政政策
- xià cè下策
- tài píng cè太平策
- zhèng cè政策
- jǔ wú yí cè舉無遺策
- cè lì策勵
- cè dòng策動
- yìng yòng應用
- qū cè驅策
- jì cè計策
- bù yīng不應
- duì cè對策
- suí jī yìng biàn隨機應變
- dā yìng答應
- yìng jí應急
- cháng cè長策
- yīng yǒu jìn yǒu應有盡有
- cè shì策士
- suàn wú yí cè算無遺策
- yìng fù應付
- yīng gāi應該
- cè huà策劃
- zhōng cè中策
- yìng wù應物
- shì yìng適應
- zhuān cè專策
- liáng cè良策
- yì hū b?i yìng一呼百應
- zhú cè竹策
- āi cè哀策
- cè f?n策反
- shī cè失策
- yīng dāng應當
- yī yīng一應
- yīng jī應機
- fā cè jué kē發策決科
- cè de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