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造句
1.東漢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輕重為轉移。
2.以宰相之才為連州刺史,是“函牛之鼎烹小鮮”。
3.現在,這個未來的徐州刺史要和家將們議論國事,她一個內眷也不好逗留,就脈脈看了王焯一眼,便先陪著老夫人下去了。
4.代州刺史張朗、忻州刺史丁審琦嬰城自守,虜騎過城下,亦不誘脅。
5.宏先又遣偽尚書盧陽烏、華州刺史韋靈智攻赭陽城,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
6.與此同時,在徐州東海郡剡城的徐州刺史府中,陶謙正召集手下商議曹軍攻擊一事。
7.末將不敢,只是這冀州刺史大權非是你韓家的私產,汝父子二人豈可如此私相授受?
8.盡管孫堅功績顯著,剛上任的荊州刺史、出身名門世族瑯琊王氏的王睿,卻對此頗為輕視。
9.貞元十六年登第,歷官至鎮州宣慰副使、尚書郎、饒州刺史。
10.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衰老,與諸子孫聚斂無厭,部內苦之,咸言欲叛。
11.初,并州刺史東平畢軌及鄧飏、李勝、何晏、丁謐皆有才名而急于富貴,趨時附勢,明帝惡其浮華,皆抑而不用。
12.1、下令幽、并州刺史王浚、劉琨等起兵30萬攻打平陽;2、令左丞相司馬睿帶兵20萬攻洛陽;3、令右丞相司馬保帶兵30萬保衛長安。
13.晉朝并州刺史劉琨趕到拓跋猗盧虎帳,面對拓跋猗盧,感激萬分,同時懇請道:“代公虎兵到此,匈奴兵馬落荒而逃,劉琨不勝感激。
14.久駐地方的刺史,現在是州牧,終于明確地獲得了高于郡守的地位,獨攬地方軍民大權,成為最高一級地方行政長官。
15.先是安定太守孫俊受取狼藉,屬國都尉李翕、督軍御史張稟多殺降羌,涼州刺史郭閎、漢陽太守趙熹并老弱不任職,而皆倚恃*貴,不遵法度。
16.志主既有相國太尉、皇親貴戚,又有藩鎮大吏、刺史太守;既有處士名流、真觀洞主,又有郡君夫人、宮娥才女。
17.陶刺史這邊兒得罪不起,可太極老弟那邊更不能斷了來往!眼下這世道人情,變化莫測,須得小心處之才是!區區1000石糧米,糜家還是拿得出的!
18.那么就以尚書省的名義給青州刺史雋不疑發一個飭令,讓他將手中惡材官和騎士全部調動起來,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狀況。
19.謝安已兼任揚州刺史,中書監、錄尚書事等。
20.你們人人都能打善斗,卻不曾碰觸敵人一根毫毛,反而憑著徐刺史的聲勢欺壓百姓,魚肉鄉里。
相關詞語
- biān nián shǐ編年史
- dà shǐ大史
- lì shǐ歷史
- nán shǐ南史
- wài shǐ外史
- cì jī刺激
- mín shǐ民史
- dūn shǐ惇史
- wū shǐ汙史
- shǐ kē史科
- cī da刺打
- shǐ kè史課
- shǐ liào史料
- yǒng shǐ shī詠史詩
- shǐ dōng shān史東山
- m? cì馬刺
- zhàn shǐ戰史
- shǐ yí史遺
- wéi wù shǐ guān唯物史觀
- cì mù刺目
- wén míng xi?o shǐ文明小史
- sì shǐ四史
- dài cì帶刺
- wèi shǐ尉史
- lì shǐ guān歷史觀
- cì gǔ xuán tóu刺股懸頭
- bài shǐ稗史
- shí qī shǐ十七史
- cì cì bù xiū刺刺不休
- yuàn shǐ掾史
- shí sān shǐ十三史
- biàn zhuāng zi cì hǔ卞莊子刺虎
- cì yòu刺宥
- cì kè刺客
- cī lā刺啦
- zhù shǐ柱史
- shǐ shí史實
- shǐ guān史官
- shǐ jiā史家
- gǔ cì骨刺
- sī shǐ私史
- cì qiāng shǐ bàng刺槍使棒
- liáng shǐ良史
- shǐ bǐ史筆
- huà shǐ畫史
- shǐ tán史談
- cì huái刺槐
- tóu cì投刺
- shǐ hòu史侯
- shǐ lì史例
- shǐ qián史前
- xìn shǐ信史
- shǐ jù史劇
- cì dá刺答
- fěng cì諷刺
- luò tuó cì駱駝刺
- sān cì三刺
- shǐ wū史巫
- yù shǐ獄史
- shǐ shí史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