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áo yáng
注音ㄏㄠˊ 一ㄤˊ
1.20世紀30年代,廣州已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共有16家華資銀行,當時廣州銀錢業以毫洋為計,實際總資本達2000萬元以上。
2.據介紹,軍校伙食費在創辦初期頗為窘迫,每人每月只有6元毫洋,平均每天只有2角。
3.“報告團長,我們連120塊毫洋的伙食錢給勤務員背跑了,我連的伙食錢現在發不出去。
4.由于軍校經濟窘迫,每人每月的伙食費只有6元毫洋,平均每天只有2角。
5.坐落于工業大道中的廣州造紙廠,于1932年陳濟堂主粵時籌建,耗資毫洋8000多萬,在1938年建成,定名為廣東省營制紙廠。
6.1925年粵軍閥鄧本殷率部進駐瓊崖,在海口設立“粵南實業銀行”,發行大洋券、毫洋券。
7.經過歷時兩年的募捐,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國共有15000華僑認捐,最高認捐千元,共募得美金20余萬元,合廣東毫洋3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