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遺
詞語解釋
孑遺
殘存者;遺民。
例三陷之后,城中無孑遺。——《明史》
英survivor;
引證解釋
遺留;殘存。
引《詩·大雅·云漢》:“周 餘黎民,靡有孑遺。”
毛 傳:“孑然遺失也。”
陳奐 傳疏:“《方言》《廣雅》皆云:孑,餘也。靡孑遺,即無餘遺。”
《后漢書·應劭傳》:“逆臣 董卓,蕩覆王室,典憲焚燎,靡有孑遺,開辟以來,莫或茲酷。”
唐?白居易 《寓意詩》之一:“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明史·黃鳳翔傳》:“與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廣施於孑遺之赤子。”
郭沫若 《星空·洪水時代》詩:“那時節,魚在山腰游戲,樹在水中飄搖,孑遺的人類全都逃避在山椒。”殘存者;遺民。
引《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三陷之后,城中幾無孑遺。”
清?馮桂芬 《皖水迎師記》:“顧 賊嗣是擁眾數十萬,馳騁蹫躪於 浙 東西千里中,陷城無虛月,勢益張, 江 浙 孑遺,無不趨 上海 洋涇之上。”
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孑遺自然還是投降的,然而為奴隸的資格因此就最淺。”指遺跡。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那三兩個堆積在一段高地上的龐大的頑石,說不定會是冰河時代的孑遺。”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彩陶上的那些刻劃記號,可以肯定地說就是 中國 文字的起源,或者 中國 原始文字的孑遺。”
國語辭典
孑遺
殘留、獨存。
引《詩經·大雅·云漢》:「周余黎民,靡有孑遺。」
《清史稿·卷一二〇·食貨志一》:「四川經張獻忠之亂,孑遺者百無一二,耕種皆三江、湖廣流寓之人。」近余存
網絡解釋
孑遺
孑遺,漢語詞匯。
拼音:jié yí
釋義:1、遺留;殘存。2、殘存者;遺民。3、指遺跡。
孑遺物種亦稱古特有種或“殘遺種”。是指過去分布比較廣泛,而現在僅存在于某些局限地區的古老動植物種,如新西蘭的楔齒蜥和中國的銀杏及水杉等。
分字解釋
※ "孑遺"的意思解釋、孑遺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孑遺造句
1.于是東周遷洛,諸侯不軌,魯宣初稅畝,鄭產為丘賦,先王之制,靡有孑遺。
2.至清初,重慶森林的覆蓋率達80%以上,為華南虎的繁殖提供了條件,清代重慶府志以“靡有孑遺”來表述當時人口的極度稀少。
3.寶卷昏狂,日月滋甚,虐遍宰輔,暴加戚屬,淫刑既逞,朝無孑遺。
4.久之,王之諸孫有為僧者,居墳之西,為其廢壞,廟與寺靡有孑遺,天臺僧可觀以訴于官。
5.這里有屬于古生代殘遺植物的狹葉瓶爾小草;產于二迭紀的銀杉、水杉;繁盛于中生代的桫欏、蓖子三尖杉;作為第三紀孑遺樹種的珙桐、連香樹等。
6.如何還好姑息!小金川受過大恩,這回叛亂,偏是他起發,朕恨不得草剃禽獼,殺他個靡有孑遺。
7.本次地震的傷亡人數,因災害嚴重,《元史》和諸多歷史文獻以“不可勝計”、“靡有孑遺”來描述,或概略為數萬、數十萬。
8.徐司空匪躬王室,遭罹兇禍,質與之少長,親交兼常,曾無撫孤之仁,惟聞陵侮之酷,尺田寸寶,靡有孑遺。
9.公元785年,“蝗尤甚,自東海西盡河、隴,群蔽天,旬日不息,經行之處,草木牛畜毛,靡有孑遺……餓饉枕道”,“民蒸蝗,……去翅足而食之”。
10.槭葉鐵線蓮表現出比較孤立的系統位置,表明該種可能是本屬中分布于北溫帶古老類群的孑遺。
11.“她這一死,”鄂榭悶悶不樂地說道,“就將把我,鄂榭家族的末代孑遺,獨自撇在這世界上了。”。
12.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
13.惠、懷之亂,京華蕩覆,渠閣文籍,靡有孑遺。
14.喜至荊州,公私殷富,錢物無復孑遺。
15.然益士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殆無孑遺。
16.“一旦而敗于蕞爾,且靡有孑遺,浸至賠餉巨萬萬,割全臺以求成,言之真可謂為痛哭流涕者矣”。
17.盧龍節度使趙德鈞邀擊契丹,北走者殆無孑遺。
18.古生代的動物現今已鮮有孑遺.
19.銀杏,又名白果,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
20.銀杏為銀杏科落葉喬木,其葉、果實、種子均有較高藥用價值,且為我國特有孑遺樹種。
相關詞語
- yí zhào遺詔
- yú fēng yí wén余風遺文
- chuán yí傳遺
- lǐ yí禮遺
- yí liú遺留
- yí róng遺容
- jié dùn孑盾
- yí shǔ遺屬
- yí suàn遺算
- yí zhuàn遺囀
- jìn yí贐遺
- yí jū遺居
- sǐ wú yí yōu死無遺憂
- yí gū遺孤
- yí niào遺尿
- yí cún遺存
- yì shì yí wén軼事遺聞
- yí zhì遺志
- yí wàng遺忘
- yì yí斁遺
- yí shuāng遺孀
- móu wú yí cè謀無遺策
- gòng yí貢遺
- shí yí jì拾遺記
- yí dú遺毒
- zhōu yí周遺
- yí jí遺集
- shèng dé yí fàn盛德遺范
- yí fēng yí zé遺風遺澤
- y?ng yōng yí huàn養癰遺患
- huò yí貨遺
- yí yuàn遺愿
- yí xùn遺訓
- cāng h?i yí zhū滄海遺珠
- liú yí留遺
- chén yí fàn g?n陳遺飯感
- fū yí敷遺
- yí zú遺族
- bù yí háo fā不遺毫發
- yí jì遺跡
- zhì yí贄遺
- tuō yí脫遺
- yí jīng遺精
- lù yí賂遺
- lù yí録遺
- móu wú yí ér謀無遺谞
- chù xiàn yí huá黜羨遺華
- xi?o yí小遺
- hū yí忽遺
- huì yí賄遺
- wèi lù遺賂
- gū yí孤遺
- yí zèng遺贈
- yí hàn遺憾
- hòu yí zhèng后遺癥
- yí jù遺句
- yě wú yí xián野無遺賢
- yí yǒng遺詠
- yìn yí慭遺
- yí yè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