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 c?o shuāng
注音ㄅㄞˇ ㄘㄠˇ ㄕㄨㄤ
灶額及煙爐中的墨煙。
灶額及煙爐中的墨煙。
引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土·百草霜》:“此乃灶額及煙爐中墨煙也。其質輕細,故謂之霜。”
燃燒柴草或燃料所生的煙塵。因其質地輕細,故稱為「霜」。摻入膠水,可用來畫須發或翎毛。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七·土部·百草霜》。
百草霜為雜草經燃燒后附于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煙墨,可藥用。別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塵、釜臍墨、釜月中墨、鐺墨、灶額上墨、釜底墨、鍋底黑、鐺底煤、灶額墨、釜煤、釜炲、鍋底灰、灶煙煤、灶煤、鍋煙子。
本草綱目記載:灶突墨《綱目》灶額墨〔時珍曰〕此乃灶額及煙爐中墨煙也。其質輕細,故謂之霜。
1.取鮮荔枝草根或幼草全草搗爛,加百草霜和雞蛋清適量調勻,外敷癤或癰患處,如患處中心已見膿頭或破潰,則敷藥中心需留一小孔,以便膿液流出。
2.3、用百草霜一兩、香墨半兩,研細,每次取三錢放在一片豬肝里,紙裹煨熟,細細嚼食,濕酒咽下。
3.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4.8、百草霜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用新汲井水調化1丸,徐徐咽下。
5.說出來可能有些人不太相信,這個積在鐵鑊底里的煙煤,還能入中藥,老中醫稱為“百草霜”,是止血、止瀉的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