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ù huāng
注音ㄐ一ㄡˋ ㄏㄨㄤ
1.這種救荒意識為研究明清社會狀況提供了新的觀察角度。
2.以前科臣曾建議用俊秀監(jiān)生捐官納錢,此辦法在山東救荒時曾經(jīng)實行過;再用裁減衙門役夫工食之半,此在以往東征抗倭?xí)r亦一度實行過,請依故事予以允行。
3.藥用價值的不斷探究等,莼菜在一定程度上還起了救荒療饑的作用。
4.認為晚清政府的救荒政策,盡管表面上縝密細致,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由于吏治的腐敗,亦不免紕漏百出。
5.作為清中期重要的地方官員,陳宏謀在實踐中主張以民為本的救荒理念。
6.于是,塊根作物就顯得尤其重要,紅薯和馬鈴薯從一種舶來的地方性救荒作物逐漸發(fā)展成為東部以及其他地方數(shù)千萬人的主食。
7.當(dāng)時“以國土夷曠,庶草蕃廡,考核其可佐饑饉者四百余種,繪圖疏之,名《救荒本草》。
8.歷代備荒、救荒機構(gòu)設(shè)置均以倉儲為主,并有嚴(yán)格的管理制度和救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