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ǎ chā
注音ㄕㄨㄚˇ ㄔㄚ
1.昨日,李晨在家中小院,舞出一連串流暢的耍叉動作,令人拍手稱絕。
2.打拳、舞槍、耍叉、吞劍,兼賣大力丸和狗皮膏藥。
3.此外,行武者可以用叉當兵器,藝人可以在街頭或舞臺上靠耍叉養家糊口。
4.少林會、小車會、舞龍、耍叉、高蹺、腰鼓、秧歌等多種表演形式,令人目不暇接,精彩的表演一次次將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
5.飛叉十分好看,但時時處處透著驚險,使觀眾自覺躲避,叉進人退,自然就為后邊的各檔會打開了一條表演通道,因此稱耍叉的為開路。
6.耍叉、五虎、高蹺、中幡、舞獅、雙石、擲子、杠子、花壇、大镲、扛箱、天平、挎鼓等悉數亮相,顯示了老北京武會的傳承,再現北京人的傳統文化記憶。
7.本報訊(記者郭愛娣)“開路耍叉打先鋒,五虎少林緊跟行。
8.“開路(耍叉)打先鋒,五虎少林緊跟行……神膽(胯鼓)來蹲底,幡鼓齊動響(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