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造句
1.于此配套的是他規定科舉考試不再以朱熹的注釋為標準,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要求統一答案。
2.你裝,你繼續裝,十年讀書就是為了這一天的成績,居然表現出不知道,尤其是裝的還這么像!“少爺,今天是科舉考試看成績的一天。
3.自隋唐以來,中舉被稱為“蟾宮折桂”,“桂林一枝”成為出類拔萃的代名詞,科舉考試稱為“桂科”。
4.【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
5.蒲松齡10幾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72歲才成為貢員;范進中舉,就是中考,考了至少十二三次。
6.無論你皇帝貼不貼黃榜,科舉考試都是要進行的。
7.據說這項折桂的名字來歷還有些意思,那是他父親在世時,期望他這唯一的獨生兒子能在三年一大考的朝廷科舉考試中,一舉奪的頭名狀元,來個蟾宮折桂。
8.我國的高校招生政策既借鑒了西方的招生考試模式,又深受傳統科舉考試文化的影響。
9.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因要求以這種書體應考,所以,又有“干祿體”之稱。
10.而科舉考試是統治者網羅人才的手段。
11.唐代舉制與選制是分離的,舉選權利即參加科舉考試與銓選的權利。
12.鄉試是科舉考試中規模最大、競爭最為激烈的一級考試。
13.童子科雖然是唐代科舉考試中的常科,但卻不為研究科舉制度史者所重視。
14.他把這科舉考試看作是一種浮名,我現在沒考中,我把浮名換淺斟低唱,就是在歌伎酒樓,就是和歌伎、樂工交往,去寫詞、唱詞。
15.因為林黛玉打小從來不鼓勵他去仕途經濟、科舉考試、立身揚名,唯獨林黛玉不勸他這個,所以他深敬林黛玉。
16.科舉考試中年齡最大者,要數廣東順德縣老秀才黃章。
17.他們中有一些人已經通過了科舉考試,成為朝廷官員,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貶職了,另一些從來沒能一舉得中。
18.文廟管理所副所長張勁雷介紹,過去,在科舉考試之前,學生們也一定要來拜一拜孔子,這是千百年的傳統了。
19.唐代古文家對科舉考試中的時文多有批評,但實際上古文家與科舉考試有著相違與相依的雙重關系。
20.宋朝初期雖然還處在南征北伐的半戰爭狀態,但趙匡胤對開科取士卻沒有絲毫懈怠,建國當年(960)便舉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錄取了十九人。
相關詞語
- bā d? kē朳打科
- jǔ dòng舉動
- yún xiāng kē蕓香科
- jǔ bàn舉辦
- kē mù rú科目儒
- kē huàn科幻
- yī jǔ yī dòng一舉一動
- shí kē十科
- k?o qǔ考取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kē yuán科員
- xué kē學科
- k?o jù考據
- k?o chá考查
- dà zhǔ k?o大主考
- dū shì都試
- k?o shēng考生
- b?i hé kē百合科
- nián k?o年考
- jiào kē shū教科書
- shì nián gēng試年庚
- shì yī試衣
- shì juàn試卷
- gāo k?o高考
- xu?n jǔ選舉
- cān k?o參考
- k?o yán考研
- běn kē本科
- b?i shì百試
- shí kē實科
- shè huì kē xué社會科學
- kē jì科技
- yí jǔ儀舉
- jǔ wú yí cè舉無遺策
- shì tí試題
- kē yán科研
- k?o shì考試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學
- yì jǔ逸舉
- wǔ huì shì武會試
- shí kē石科
- kē mù科目
- k?o chá考察
- shì yòng試用
- cè shì測試
- k?o lǜ考慮
- shì di?n試點
- xiāng huì shì鄉會試
- bǔ k?o補考
- shǐ kē史科
- yì shì義試
- yí jǔ移舉
- kē mù rén科目人
- miàn shì面試
- kē jiào科教
- k?o hé考核
- jǔ bù shèng jǔ舉不勝舉
- yuè yuè yù shì躍躍欲試
- shì kè試課
- ér kē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