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禍
詞語解釋
悔禍
謂撤去所加的災禍。
后悔造成禍害。
引證解釋
謂撤去所加的災禍。
引《左傳·隱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沒于地,天以禮悔禍于 許,無寧茲 許公 復奉其社稷。”
楊伯峻 注:“謂天或者依禮撤回加于 許 之禍。”
南朝?陳 徐陵 《為梁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豈圖天未悔禍,喪亂薦臻。”
唐?柳宗元 《逐畢方文》:“祝融 悔禍, 回祿 屏氣。”
宋?蘇軾 《徐州祈雨青詞》:“天未悔禍,歲仍大荒。”后悔造成禍害。
引《舊唐書·越王係傳》:“雖好生息戰,每冀其歸降;而餘孽昧恩,靡聞于悔禍。”
明?張居正 《答薊遼總督梁鳴泉計處市馬書》:“若二酋能悔禍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們,絲毫也不知道悔禍呢。”
國語辭典
悔禍
因追悔而除去所加的災禍,多指天而言。
引《左傳·隱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沒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
《文選·劉琨·勸進表》:「不圖天不悔禍,大災薦臻。」追悔所造成的禍害。
引《舊唐書·卷一一六·肅宗代宗諸子傳·越王系傳》:「雖好生息戰,每冀其歸降;而余孽昧恩,靡聞于悔禍。」
網絡解釋
悔禍
【釋義】
(1).謂撤去所加的災禍。《左傳·隱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沒于地,天以禮悔禍于 許 ,無寧茲 許公 復奉其社稷。” 楊伯峻 注:“謂天或者依禮撤回加于 許 之禍。” 南朝 陳 徐陵 《為梁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豈圖天未悔禍,喪亂薦臻。” 唐 柳宗元 《逐畢方文》:“ 祝融 悔禍, 回祿 屏氣。” 宋 蘇軾 《徐州祈雨青詞》:“天未悔禍,歲仍大荒。”
(2).后悔造成禍害。《舊唐書·越王系傳》:“雖好生息戰,每冀其歸降;而馀孽昧恩,靡聞于悔禍。” 明 張居正 《答薊遼總督梁鳴泉計處市馬書》:“若二酋能悔禍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公(袁可立)墓志銘》:“奉旨體勘,倧悔禍伏辜。”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們,絲毫也不知道悔禍呢。”
分字解釋
※ "悔禍"的意思解釋、悔禍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悔禍造句
1.現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2.今天誘其衷,悔禍皇漢,使司馬氏父子兄弟,迭相殘滅,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3.亦既屢進痛哭之忠言,力圖最后之補救,奈獨夫更無悔禍之心,即兆眾日在倒懸之誠,是用率由國憲,聲罪致討,翦彼叛逆,還我太平。
4.其后卒因中樞決策攸宜,全國軍民同心一德,昭宣正義,使倡亂者懾服悔禍,事變得以弭正。
相關詞語
- xùn huǐ訓悔
- yí huò遺禍
- yōu huǐ憂悔
- jì huǐ惎悔
- jí huò及禍
- huǐ qí悔棋
- huǐ lài悔賴
- zì qǔ qí huò自取其禍
- huǐ lìn悔吝
- huò shuǐ禍水
- bāo cáng huò xīn包藏禍心
- tòng huǐ痛悔
- huò huàn禍患
- huǐ tòng悔痛
- huò shǒu禍首
- huò jìn shi yú禍近池魚
- huò méi禍媒
- huǐ gǎi悔改
- huǐ guò悔過
- rén huò人禍
- fān rán gǎi huǐ翻然改悔
- shí huò實禍
- zhòng huǐ重悔
- zhí yán qǔ huò直言取禍
- huǐ chàng悔悵
- huǐ yuàn悔怨
- huò nán禍難
- nǚ huò女禍
- huò luàn禍亂
- huò xiāng禍鄉
- huò xì禍隙
- fān huǐ翻悔
- huǐ wáng悔亡
- huǐ shì悔事
- chē huò車禍
- zhé huǐ輒悔
- rě huò惹禍
- shǐ huò豕禍
- lǎo guī pēng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老龜烹不爛,移禍于枯桑
- bài huǐ敗悔
- shāng huǐ傷悔
- huǐ tàn悔嘆
- huǐ kǒu悔口
- jiù huǐ疚悔
- huàn huò患禍
- shī huò詩禍
- huò yuán禍源
- huǐ zuì悔罪
- huǐ zhī wǎn yǐ悔之晚矣
- jiā huò家禍
- shǒu huò首禍
- fēi lái huò飛來禍
- yí huǐ遺悔
- jià huò嫁禍
- bèi huǐ背悔
- zāi huò災禍
- zhào huò召禍
- huì huǐ恚悔
- qióng huò窮禍
- huǐ qì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