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àn jìng
注音ㄈㄢˋ ㄐ一ㄥˋ
1.大帥的軍令是為你們好,去年夏秋以來突騎施人時有犯境劫掠,你這些帶有重貨的商人更是他們的目標,尤其你們還帶著這么多年輕的女人。
2.日本*子犯境在即,縣長守土有責,理應帶頭報效國家。
3.北約發言人說,上周曾經有一架俄羅斯諜報飛機進入了愛沙尼亞領空,但這幾次飛行,俄機都沒有“犯境”。
4.如今秋高馬肥,鮮卑犯境,三弟可請求出兵北御鮮卑,董卓必然歡喜。
5.風侯鈞鑒:呼蘭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若我軍調離,其必大軍犯境。
6.相傳,北宋景德年間,楊家將中的六郎楊延昭率領眾將士殺得犯境的遼兵心驚膽戰,潰不成軍。
7.當年,父王寵幸褒姒,終惹得犬戎犯境,若不是秦人護駕得力,否則哪能由得孤在洛陽存亡續絕?國破家亡之禍,孤也是受過。
8.二三其德,背棄前盟,這等歸附叛離之事,是皆可預期,一旦我國家國力稍衰,不能抑止之時,蠻夷便仍脫韁而去,甚至寇邊犯境,是為常事。
9.而大漢各邊境更是烽煙四起,西北有羌族韓遂叛亂,東南有山越不時擾民,北有鮮卑年年犯境,肆意燒殺搶掠,最南更有五溪蠻族嘯聚山林,自領一地而治。
10.他認為這些程序讓武裝分子輕視馬國軍警而頻頻犯境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