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ōu lǘ
注音ㄓㄡ ㄌㄩˊ
繁體州閭
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州和閭的連稱。
泛指鄉里。
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州和閭的連稱。
引《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
鄭玄 注:“《周禮》二十五家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
銀雀山 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鄉曲,辨疑以旌輿,申令以金鼓。”
章炳麟 《排滿平議》:“凡諸夏所有者,經略萬里,隴畝既成,州閭既定,而復有闌入此土者,則據左契而攘之。”
泛指鄉里。
引《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
明?何景明 《送邵守孫公考績詩序》:“予得告還處野中別業,不能應州閭交際。”
舊時地方行政區域州和閭的合稱,后亦用于泛指鄉里。
引《禮記·曲禮上》:「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
近鄉里
州閭,古文詞語,
拼音:zhōu lǘ
釋義:(1).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州和閭的連稱。(2).泛指鄉里。
1.古人有“猛將起于卒伍,良相拔于州閭”之說,可見管理實踐之重要。
2.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閭與郡縣,希足束如馬齒,生不相識面,何緣別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