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撰
詞語解釋
修撰
撰寫;編纂。
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時,翰林院始設修撰。明清因襲之,一般于殿試揭曉后,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清文獻通考·職官七》。
翻譯
- 英語 to compile, to compose
引證解釋
撰寫;編纂。
引《隋書·儒林傳·劉炫》:“馳騖墳典,釐改僻謬,修撰始畢,圖事適成,天違人愿,途不我與。”
《隋書·牛弘傳》:“三年,拜禮部尚書,奉勑修撰《五禮》,勒成百卷,行於當世?!?br>《北史·序傳》:“從 貞觀 以來,屢叨史局,不揆愚固,私為修撰。”官名。 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 宋?有 集英殿、右文殿 等修撰。至 元?時,翰林院始設修撰。 明?清 因襲之,一般于殿試揭曉后,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清文獻通考·職官七》。
國語辭典
修撰
職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時翰林院始置 修撰,明清因之。
編纂。
引《北史·卷一〇〇·序傳》:「始末修撰,凡十六載?!?/span>
網絡解釋
脩撰
脩撰,出自于《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含義是編纂。
分字解釋
※ "修撰"的意思解釋、修撰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修撰造句
1.維新夭折,后黨反撲,目睹了諸多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伎倆,目睹了皇權的可怖和易變,1898年,時任翰林院修撰的張謇請求告假還鄉。
2.仰休明之盛世,慨道教之陵遲,蹈先儒之逸軌,傷群言之蕪穢,馳騖墳典,厘改僻謬,修撰始畢,圖事適成,天違人愿,途不我與。
3.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時秦丞相孫以右文殿修撰來就試,直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
4.但想自己眼盲,無法博覽群籍,這部明史修撰出來,如內容謬誤甚多,不但。
5.壬寅,詔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練子寧、侍郎黃觀、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6.歷知真州、池州、尚書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議大夫等。
7.現在修撰家譜應該是一種古為今用、有揚有棄的過程。
8.朱宏?D這個從六品的修撰月俸是八石,七折八扣下來一個月能有2兩銀子到手就不錯了。
9.至治二年(1322)主茅山崇壽觀,正是《茅山志》修撰之時。
10.元立翰林國史院,其職責變為以修撰國史為主.
11.顧胤清芬,可觀彝范,積善余慶,其有子哉!李延壽研考史學,修撰刪補,克成大典,方之班、馬,何代無人?仁實據摭,抑又次焉。
12.其女蔡琰,才貌雙絕,精通樂曲,因與其父修撰漢史而名傳后世,只是命途坎坷,出嫁不久夫亡,正值匈奴作亂,被匈奴虜去塞外十多年,命運之坎坷,令無數人嗟嘆。
13.丙申,呂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撫制置屯田使、夔路策應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兩淮安撫制置副使、知揚州。
14.史館置于宮禁之中,由宰相一人或數人監修,組織包括修撰、直館及各類輔助人員的一套常設班子。
15.高宗備加優獎,升其右文殿修撰,主管萬壽觀,并把其兩個弟弟和一個侄子錄用。
相關詞語
- xīng xiū興修
- xiū tóng修同
- xiū zhèng修正
- xiū xī修晰
- xiū fù修復
- xiū g?i修改
- bì xiū必修
- jī xiū機修
- xiū lì修勵
- xiū liàn修煉
- xiū wén修文
- wéi xiū維修
- xiū bǔ修補
- xiū zhèng zhǔ yì修正主義
- xiū lù修路
- xiū lǐ修理
- jìn xiū進修
- xiū dé修德
- xiū shēn修身
- zu?n xiū纂修
- qián xiū前修
- xiū lián修廉
- xiū hǎo修好
- xiū nǚ修女
- yí xiū宜修
- xiū jiàn修建
- bì xiū kē必修科
- dào dé xiū yǎng道德修養
- xiū jī修激
- xiū jiù qǐ fèi修舊起廢
- xiū zào修造
- xiū yuǎn修遠
- xiū jìn修近
- zhěng xiū整修
- xiū shù修述
- xiū tú修途
- xiū tōng修通
- xiū jié修潔
- xiū shàn修善
- xiū fú修服
- xiū shù修術
- xiū gòng修貢
- zhuàn qián撰錢
- xiū shàng修尚
- yì zhuàn臆撰
- zhuàn kè撰刻
- zhāi xiū齋修
- xiū guǎng修廣
- xiū liàn修練
- xiū shào修紹
- xiū shè修攝
- xiū biān修邊
- xiū lì修厲
- xiū dào修道
- xiū cí修辭
- xiū fǔ修輔
- zhuàn bēi撰碑
- bǎo xiū保修
- shàn xiū繕修
- xiū qì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