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敵造句
1.行則載輜重器甲,止則為營,掛搭如城壘,人馬不能近;遇敵又可以御箭簇。
2.客店中倉促遇敵,饒是他武功高強,也鬧了個手忙腳亂,急運內勁布滿全身,碗碟之類撞將上去,一一反彈出來,但汁水淋漓,不免狼狽萬狀。
3.正史上,此戰發生于七亙村,陳再道團倉促遇敵,憑借頑強毅力先獲小勝,隨后卻因為指揮部被鬼子精兵夜襲,大敗。
4.有,康熙54年,1715年,在新疆哈密戰役,游擊潘之籌率領200綠營兵大戰數千叛匪,游擊潘之籌左手弓,右手刀倉促間遇敵,勇往直前,歡呼而出,大敗敵軍。
5.遇敵時能支棱起身子對峙周旋,極善把握時機,往往一擊而中。
6.張飛看著眼前的九尺胖漢,比自己大一圈的腰身,想來是有些力氣,但是還是覺得自己勇力無雙,至今為遇敵手,才不會怕他,于是大喊道“比就比,誰怕誰啊。
7.無奈之下,錢楓只有走上了不做死就不會死的羊腸小道,見人撂倒,遇敵悶翻,只為了那可惡的憤怒系統。
8.徐延旭株守諒山,僅令提督黃桂蘭、道員趙沃駐守北寧,該提督等遇敵先潰,殊堪痛恨。
9.如此講來,那祖約向朝廷稟報說韓潛遇敵冒進、因而中伏身死云云,全是誑騙圣上、委過于人的謊言。
10.每當遇敵,其怯敵偷生者非潰即逃,否則各守一方、不相策應,但得敵不來攻,即自幸偷安旦夕,縱觀別軍敗衄,亦恒如痛癢無關。
11.所領衛兵以充國兵數斟酌損益,率五百里一將,布列緣邊之地,遠近相望,首尾相應,耕作以時,訓練有法,遇敵則戰。
12.此拳的風格特點是以柔而剛為主、以剛而柔為妙,遇敵則相機而動,剛柔相濟,虛實并進。
13.人要是有文化,有修養,就會永遠保持謙虛的本色,到什么時候都不能趾高氣揚。古語說得好"柔弱保身之本,豪強致禍之源","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14.許多人發現,他們成了取笑的對象,或者在工作場地遭遇敵視,而被迫失業。
15.如果在半路上遭遇敵人,要根據情況隨機應變。
16.西漢將領李陵,率領五千步兵深入沙漠攻打匈奴,遇敵騎十萬,陷入重圍,他孤軍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投降。
17.西漢將領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出居延千余里攻打匈奴,遇敵騎十萬,陷入重圍,他孤軍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投降。
18.銅像基座四面立體浮雕中的一面“多次組織武裝起義”展示了這位“八指將軍”遇敵不問多少,皆徑向攻撲的戎馬人生。
19.其間,一個難友遇敵死去,臨死前叫羅賓把遺物交給其妹瑪莉亞,而另一個幸存的難友摩爾人亞森則為了報答救命之恩,緊緊地跟隨在了羅賓身邊。
20.我自知命不久矣,卻不想埋沒這一身功法,權且與你灌頂,待你遇敵時,也多些保命的本錢。
相關詞語
- dí b?i chóng敵百蟲
- dí fāng敵方
- suí xīn suǒ yù隨心所遇
- shǒu dí守敵
- dí dí wèi敵敵畏
- lù yù路遇
- zāo yù遭遇
- dí rén敵人
- dí jī敵機
- shì jūn lì dí勢均力敵
- jī yù機遇
- zhī dí支敵
- yù chán遇讒
- yù qiǎn遇譴
- yù bàng遇謗
- dí zhèn敵陣
- duì yù對遇
- dí hòu敵后
- dí ǒu敵耦
- shāng dí商敵
- yán dí嚴敵
- qiǎo yù巧遇
- dù dí妒敵
- dí chǎn敵產
- dí tái敵臺
- suí yù ér ān隨遇而安
- yù zhū遇誅
- dí yǔ敵與
- dí zhàn敵戰
- yù xiàng遇巷
- yù qiǎo遇巧
- yù huì遇會
- wú yù無遇
- wàn rén dí萬人敵
- lì dí qiān jūn力敵千鈞
- dí xìn敵釁
- wài dí外敵
- jiē yù接遇
- shòu dí受敵
- dí guó敵國
- bèi dí背敵
- dí sài敵賽
- yù biàn遇便
- chóu dí讎敵
- dǎo dí蹈敵
- shèng yù勝遇
- xú cháng yù徐常遇
- dí wǒ máo dùn敵我矛盾
- dí shǒu敵手
- shì yù視遇
- lěng yù冷遇
- qì yù器遇
- yù shí遇時
- yùn yù運遇
- yù dào遇到
- yù cì遇刺
- qíng dí情敵
- rèn yù任遇
- yù quǎn遇犬
- huì yù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