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 huān shàn
注音ㄏㄜˊ ㄏㄨㄢ ㄕㄢˋ
繁體合歡扇
團扇,上有對稱圖案花紋,象征男女歡會之意。
團扇,上有對稱圖案花紋,象征男女歡會之意。
引漢?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南朝 梁 劉孝威 《七夕穿針》詩:“故穿雙眼針,時縫合歡扇。”
元?張可久 《寨兒令·春愁》曲:“想合歡綉扇親描,記同心羅帕輕揪。”
扇面有對稱圖案,象征男女相會歡樂的團扇。
引《文選·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合歡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扇子,是一種團扇,上有對稱圖案花紋,象征男女歡會之意。西漢時期,對稱“合歡扇”(又稱宮扇、紈扇、團扇),其形尚圓,合歡扇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當時以中原一帶所制紈扇最為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紈扇。
1.百年前,是否你也是細裁合歡扇的美婕妤?綻不完的笑容,溢不盡的恩寵,款款是你輕點的舞姿,是你翩翩的倩影。簫笙吹斷水云間,鳳閣醉飲不歇夜,萬里煙籮只為博你一笑。日日春殿怨春冷,我想象你嬌嗔的櫻桃嘴。簡媜?
2.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如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置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