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詞語解釋
楚辭
書名。西漢劉向輯。為騷體類文章的總集。收錄有屈原、宋玉、王褒、賈誼、嚴忌等人的辭賦及劉向自己的作品《九嘆》,共計十六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
英Songs of Chu;
引證解釋
亦作“楚詞”。本為 楚 地歌謠。 戰國 楚 屈原 吸收其營養,創作出《離騷》等巨制鴻篇,后人仿效,名篇繼出,成為一種有特點的文學作品,通稱 楚 辭。 西漢?劉向 編輯成《楚辭》集, 東漢?王逸 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辭章句"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eff3980a9>楚辭章句》。
引唐?孟浩然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詩:“臘響驚 云夢,漁歌激 楚 辭。”
《朱子語類》卷一三九:“楚 詞平易,后人學做者反艱深了,都不可曉。”
宋?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體上》:“有 楚 辭, 屈 宋?以下,傚 楚 辭體者,皆謂之 楚 辭。”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楚 辭者, 楚 人之辭也。雖‘鳳兮’‘滄浪’,已載前籍,而《騷》尤深遠,其辭若跌宕怪神,其思則繾綣惻怛,故能義兼《風》《雅》,體先詞賦,於是 楚 辭代《詩》而興,蔚然成家矣。”
國語辭典
楚辭
戰國時代南方楚國的詩歌。楚懷王時的賢臣屈原,被讒而遭流放,作離騷以自傷,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體而作,名篇備出,成為極重要的文學作品。而這一類文體的作品,通稱為「楚辭」。楚辭為南方文學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參差,描寫個人情懷,富有浪漫神秘氣息,其用韻而長篇鋪敘,開漢賦的先河。漢劉向匯集屈原、宋玉、賈誼等人作品,輯成《楚辭》。王逸為之注釋,名為「楚辭章句」。
網絡解釋
楚辭 (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并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楚人屈原 、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后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后仿作、漢初搜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后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后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對《楚辭》(楚辭)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學科,今稱為“楚辭學”,其上迄漢代,宋代大興,近現代更成為中國古典文化殿堂之顯學,而《楚辭》早在盛唐時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華文化圈”,16世紀之后,更流入歐洲。至19世紀,楚辭引起歐美各國廣泛關注,各種語言的譯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現,在國際漢學界,楚辭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之一。
分字解釋
※ "楚辭"的意思解釋、楚辭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楚辭造句
1.這首詩韻是“秋夕懷人”的韻,但答的卻是“端午絕句”的內容,即關于楚辭及“嚼飯喂人”之事。
2.這也是湘妃竹的來歷;剛才提到的那位屈大夫,被放逐在湖南,他寫著傳唱湘夫人的楚辭,反復吟哦著三湘四水的香草,最后懷沙跳進了汨羅江。
3.小橋流水、平湖歸帆,杏花春雨、秋月霞天,渡頭落日、墟上炊煙……詩經、楚辭、漢賦和唐詩宋詞所表達的,大多是寄情于景。
4.本文共五章,前面四章分別是曹植、阮籍、陶淵明、庾信對楚辭的接受與創新的探索,最后一章是對前面分析的總結并對魏晉六朝文人對楚辭的接受有概括性地分析。
5.人口稠密,氣象奇詭,神秘浪漫的楚辭應運而生;當偉岸的大山和峻急的河流橫亙于世,在大漠落日、馬鳴蕭蕭的氣象下,西部文學的豪放油然而出。
6.他對先秦散文、楚辭、唐詩和魯迅的作品,更是爛熟于心。
7.從詩經、楚辭到樂府、宋詞、元曲,一整部中國的詩史可謂弦歌之聲不絕于耳。
8.中國文學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構成了一卷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發展史。
9.相如天資過人好讀楚辭喜擊劍通音律。
10.鮑照不僅學習了楚辭的語匯,化用了了楚辭的句意。
11.樂府學本有專門之學,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構成了完整的中國音樂文學史學,然而學界對樂府學的關注卻遠遠不夠。
12.六言對句是辭賦在吸取楚辭句法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駢文的重要構件。
13.屈原是“楚辭”的開山祖師。
14.楚聲、楚辭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被各時期的樂府詩廣泛汲取和利用。
15.沉郁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楚辭和漢樂府那里,以悲為核心內容。
16.“楚辭”是奇譎瑰麗的楚文化的精華。
17.四書五經之精華可供修身,詩經楚辭之精髓感動國人。唐詩宋詞之精妙恰如山珍,四大名著之精彩動魄驚魂。中華文明之光芒永照乾坤!
18.而且在文學上用楚辭體的形式以及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寫作詞賦,辛棄疾、陸游、李綱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雨急青楓暮,云深黑水遙。夢歸歸未得,不用楚辭招。杜甫?
20.他說,三閭大夫屈原,把他芳潔的身體投于汨羅之波,留下哀艷的離騷、悱惻動人的楚辭,其流風余韻就這樣永遠流傳于三湘七澤之間。
相關詞語
- qīng qīng chǔ chǔ清清楚楚
- cí ji?n yì gāi辭簡義賅
- yī guān chǔ chǔ衣冠楚楚
- qīng chǔ清楚
- chǔ chǔ kě lián楚楚可憐
- jué mìng cí絕命辭
- jué mìng cí絶命辭
- yī cí tóng guǐ一辭同軌
- cí yán yì zhèng辭嚴義正
- yì zhèng cí yuē義正辭約
- jí yì féi cí瘠義肥辭
- chǔ gōng yí yǐng楚弓遺影
- yì cí義辭
- xiē cí些辭
- yì zhèng cí yán義正辭嚴
- chǔ suò楚些
- èr cí二辭
- zhàn cí占辭
- chǔ niáng楚娘
- chǔ jiāo楚嬌
- chǔ ji?o楚徼
- cí lǐ辭理
- chāng cí昌辭
- chǔ jiāo楚郊
- tuì cí退辭
- tuī cí推辭
- cí sè辭色
- tán cí談辭
- y?n cí演辭
- chǔ lì楚麗
- chǔ qiū楚丘
- cí tīng辭聽
- cí tǔ辭吐
- chéng cí成辭
- chǔ cāo楚操
- gù cí固辭
- cí jù辭句
- zhuì cí綴辭
- wài jiāo cí líng外交辭令
- chǔ zhú yān gē楚竹燕歌
- cí jiàn bān辭見班
- chǔ yù楚玉
- chǔ wáng楚王
- shàn wéi shuō cí善為說辭
- cí guī辭歸
- zhì cí致辭
- chǔ mén楚門
- hè cí賀辭
- yī cháng chǔ chǔ衣裳楚楚
- chǔ wáng píng楚王萍
- fū cí膚辭
- chǔ fáng楚房
- chǔ méi楚梅
- chǔ chǔ sù sù楚楚謖謖
- cháng cí長辭
- lí cí離辭
- sān chǔ三楚
- wēn cí溫辭
- fú cí浮辭
- chá cí察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