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音詞、同音詞
- dí shì的是
- dī shì的士
- dì shì地市
- dí shì敵視
- dǐ shì抵飾
- dǐ shì抵事
- dí shí的實(shí)
- dǐ shì抵視
- dǐ shí厎石
- dǐ shì底事
- dǐ shǐ邸史
- dì shì帝世
- dǐ shí詆時
- dí shì嫡室
- dǐ shí底石
- dì shí帝食
- dì shī帝師
- dì shì帝事
- dǐ shǐ砥矢
- dì shì諦諟
- dì shì地室
- dì shì諦視
- dì shī地師
- dī shī低濕
- dì shì諦眂
- dì shì地事
- dǐ shì砥世
- dǐ shì砥室
- dì shì帝釋
- dì shì帝室
- dì shì遞事
- dì shì睇視
- dǐ shí砥石
- dì shì第室
- dì shí諦實(shí)
- dǐ shì柢噬
- dì shǐ第使
詞語組詞
地勢造句
1.從順義驛所,到達(dá)宜君云陽驛,主道便是一段羊腸深谷,這是去榆綏鎮(zhèn)的必經(jīng)之路,地勢比較徒峭,兩面墚塬連綿,岔道密如蛛絲。
2.因張甕村北地勢平坦,麥?zhǔn)談傔^,缺少掩護(hù)物,王鳳山的指揮所暴露在敵人面前。
3.2015年07月22日,福建龍巖,連城縣遭暴雨襲擊,地勢低洼處被淹,連城縣河水猛漲。
4.1861年3月7日,英國官員威利斯及上海寶順洋行行主韋伯等約十人,乘英國火輪船駛抵漢口,會見湖廣總督官文,自稱由上海來漢,查看地勢,立行通商。
5.泰東北的烏汶、四色菊等府因洪水尚未退去,有3600多戶的7400多人被轉(zhuǎn)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以確保其安全;目前,全泰有24個府的洪水已經(jīng)退去。
6.以‘履霜冰至’‘括囊黃裳’‘龍戰(zhàn)于野’三式,‘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履霜堅(jiān)冰,陰始凝也。
7.自古以來,漢中盆地的富庶滋潤著這片土地,而秦嶺北橫、巴山南阻的地勢也始終束縛著漢中人“沖出秦巴”的夢想和期冀。
8.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杜牧?
9.儒家講: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0.他見藏經(jīng)閣中地勢險隘,高手群集,不便久斗,是以使上了十成力,要在數(shù)掌之間便取了敵人性命。
11.由于地勢的影響,瀘州南部的氣候差異較大,覆蓋了溫暖性氣候到亞熱帶氣候。
12.在這地勢迂回曲折的諾大群山之中,僅以兩萬多大軍平推直進(jìn),實(shí)有綆短汲深之難。
13.國內(nèi)地勢平坦,資源豐富,所以富饒文明。
14.冷口關(guān)由于地勢險要,各代均派重兵把守。
15.齊國國土面積大,南靠泰山,西有黃河,東臨大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還有魚鹽之利,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
16.南澎島是太平洋進(jìn)入粵東地區(qū)的第一道屏障,地勢險要、水深涌高,起風(fēng)漲潮時,更被人稱為“只見浪花不見島”,因此也有“浪花島”之稱。
17.曾在池頭集住過的滕縣老人許志元回憶說,當(dāng)年,池頭集北邊的洪山口是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山口,川軍在那里消滅了不少日軍。
18.零陵山脈地勢險要,含鄱口是蜀國國最著名的邊關(guān)之一,是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形成的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吸盡山麓的閔溪湖水之勢。
19.此時,湯玉麟仍握有幾旅兵力,且有黃土梁險要地勢可守。
20.在這個雞鳴聽三省、處于萬山之中、四周崗巒環(huán)繞、地勢險要的地方,連水都很難找到。
相關(guān)詞語
- bāo yī dì胞衣地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裝腔作勢
- dì mǔ地畝
- dì ch?n地產(chǎn)
- c?o dì草地
- huáng tǔ dì黃土地
- dì qū地區(qū)
- shàn dā dā dì訕答答地
- shì yǒu勢友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dì shì地市
- dì lǐ guǐ地里鬼
- shì bì勢必
- zī shì姿勢
- shè huì dì wèi社會地位
- dì tǔ shé地土蛇
- běi dì北地
- qì shì氣勢
- guì tǔ dì跪土地
- qì shì xiōng xiōng氣勢洶洶
- qū shì趨勢
- zhí mín dì殖民地
- zhì dì質(zhì)地
- xīn dì心地
- zhí mín dì植民地
- zuò shì作勢
- dì píng地平
- dì bù地步
- dì píng chuān地平川
- dì fāng guān地方官
- bàn zhí mín dì半殖民地
- tiān dà dì dà天大地大
- fáng dì房地
- dì tǔ dié地土牒
- dì wú yí lì地?zé)o遺利
- dì dà wù bó地大物博
- ch?ng dì場地
- dì fāng shuì地方稅
- dì wù地物
- dì lǐ地理
- dì lǐ tú地理圖
- dì lǐ地里
- tǔ dì土地
- zhàn shì戰(zhàn)勢
- dì píng xiàn地平線
- dì yī地衣
- běn dì本地
- shì lì勢力
- tiān dì天地
- dì cáng地藏
- zào shì造勢
- qiáo shēng shì喬聲勢
- xiè tiān xiè dì謝天謝地
- píng dì平地
- dì fāng地方
- dòng dì動地
- dì píng miàn地平面
- dì fāng shí地方時
- dì tú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