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
詞語解釋
風土
指風俗習慣與地理環境等。
英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引證解釋
本指一方的氣候和土地。
引《國語·周語上》:“是日也,瞽帥、音官以(省)風土。廩于籍東南,鐘而藏之,而時布之于農。”
韋昭 注:“風土,以音律省風土,風氣和則土氣養也。”
宋?梅堯臣 《九月見梅花》詩:“江 南風土暖,九月見梅花。”
元?王禎 《農書》卷八:“蓋風土所宜,其實大而味甘,非他種可比。”泛指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
引《后漢書·張堪傳》:“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唐?劉長卿 《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詩:“南方風土勞君問, 賈誼 長沙 豈不知。”
金?元好問 《商正叔<隴山行役圖>》詩之一:“隴坂 經行十過春,也隨風土變真淳。”
清?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余宦游所至,其風土大畧相同。”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八:“從此漸漸的不見東方的陸地了,再到海的盡頭,再見陸地時,人情風土都不同了,為之悵然。”被風吹起的塵土。 唐?李商隱 有《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詩。
引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并酒等》:“﹝全餅麴﹞可三日曬,然后細剉,布帊,盛高屋廚上,曬經一日,莫使風土穢污。”
國語辭典
風土
地方的風俗人情和地理環境。
引《三國演義·第六〇回》:「修問:『蜀中風土何如?』松曰:『蜀為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
網絡解釋
風土
風土:漢語詞語
風土:模擬經營游戲
風土:和辻哲郎所著書籍
風土 (漢語詞語)
風土,指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土地、山川、氣候、物產等)和風俗、習慣的總稱。語出《國語·周語上》:“是日也,瞽帥、音官以(省)風土。廩于籍東南,鐘而藏之,而時布之于農。”
分字解釋
※ "風土"的意思解釋、風土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風土造句
1.他是20世紀中國民俗學領域的一位文化大家,寫下了許多獨具齊氏風格的“風土志”。
2.《覺非集》卷四《李處士墓碣銘》記述了茶山李端彥的曾祖父士成于宋末由南雄“貿遷至東莞,愛茶園風土之美,因家焉。
3.顧炎武“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平時出門,“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若遇邊塞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爐,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域。
4.自然歷代文人風土志一類的筆記并不鮮見,但或者寓家國之思,或者重文字趣味,與齊如山的著述絕不相類。
5.此處風土高燥,若暗埋地雷、火銃,破敵必矣。
6.宋代《太平御覽》引《風土記》的記載說,“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
7.蓋送行之詩,言其風土,深山冥晦,晴雨相半,故曰“一半雨”,而續之以“焚女”、“巴人”之聯也。
8.地學體現在風土志、草木志等著作之中。
9.因各產區風土氣候不同,已發展出不同風格并建立多個地區知名品牌,如臺北縣八里文旦、臺南縣麻豆文旦、花蓮縣鶴岡文旦等。
10.通過對河北諺語,特別是農諺、風土習俗諺和修養諺的考察來了解歷史悠久的燕趙文化。
11.武安福回身望著手下能人巧匠造出來的沙盤,江南的風土地貌一盤之中盡數掌握。
12.徐惠隆,蘭陽的歷史與風土。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和臺原出版社,1998。
13.他曾經在美國住餅十年,所以小說中對當地風土的描述十分真切,絕非向壁虛造。
14.這也是雍正喜歡長期居住在圓明園的主要原因,所謂“宜寧神受福,少屏煩喧,而風土清佳,園居為勝”是也。
15.他曾經在美國住過十年,所以小說中對當地風土的描述十分真切,絕非向壁虛造。
16.本單元除了介紹AND的5部影片,更特別精選10部優秀亞洲紀錄片,一睹亞洲國家的各種面貌與特殊風土。
17.說著民風土俗、錢糧政務,無一不剖膽傾心,津津不已。
18.綜貫百家,上下千家,詳考其得失之故,而斷之心,筆之于書,朝章國典,民風土俗,元元本本,無不洞悉。
19.厄塞山川,風土人物,指掌可治,畫地成圖。
20.荒涼的戈壁灘,遍地的斷壁殘垣表現出沙漠特有的風土人文。
相關詞語
- yī qiū tǔ一丘土
- yī dài fēng liú一代風流
- yī kuài tǔ一塊土
- yī péi tǔ一培土
- yī fān fēng一帆風
- yī fán fēng shùn一帆風順
- yī shān fēng一扇風
- yī póu zhī tǔ一抔之土
- yī póu tǔ一抔土
- yī póu huáng tǔ一抔黃土
- yī póu tǔ一掊土
- yī guān zhī tǔ一棺之土
- yī liū fēng一溜風
- yī piàn jiāo tǔ一片焦土
- yī lù shùn fēng一路順風
- yī guǐ tóng fēng一軌同風
- yī zhèn fēng一陣風
- yī fēng chuī一風吹
- qī lún fēng七輪風
-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sān hé tǔ三合土
- sān hé tǔ三和土
- sān chǐ tǔ三尺土
- sān fēng三風
- sān fēng shí qiān三風十愆
- shàng yǔ páng fēng上雨旁風
- shàng fēng上風
- xià tǔ下土
- xià fēng下風
- xià fēng báo下風雹
- bù xí dì tǔ不習地土
- bù xí shuǐ tǔ不習水土
- bù fú shuǐ tǔ不伏水土
- bù guān fēng不關風
- bù zhōu fēng不周風
- bù fú shuǐ tǔ不服水土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bù cè fēng yún不測風云
- bù xí shuǐ tǔ不習水土
- bù bì fēng yǔ不蔽風雨
- chǒu tǔ丑土
- pī fēng丕風
- shì lù fēng bō世路風波
- shì fēng世風
- shì fēng bù gǔ世風不古
- yè hǎi fēng業海風
- yè fēng業風
- cóng lán yù xiù,qiū fēng bài zhī叢蘭欲秀,秋風敗之
- dōng tǔ東土
- dōng tǔ shān東土山
- dōng tǔ f?東土法
- dōng fēng東風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東風吹馬耳
- dōng fēng hán東風寒
- dōng fēng hào dàng東風浩蕩
- dōng fēng dì yī zhī東風第一枝
- dōng fēng cài東風菜
- diū fēng sā jiǎo丟風撒腳
- liǎng yè fēng shēng兩腋風生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兩袖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