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濤滾滾的成語故事
拼音bō tāo gǔn gǔn
基本解釋滾滾:大水奔流的樣子。形容江河奔流而來或迅猛發展的潮流
出處元·鄭廷玉《楚宮》:“便有那波濤滾滾長江限,假若是無敵手戰應難。”
暫未找到成語波濤滾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波濤滾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醋海翻波 | |
余波未平 |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推波助瀾 |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
煙波釣徒 | 《新唐書·張志和傳》:“以親既喪,不復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 |
波光粼粼 | 阿來《塵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來,照著波光粼粼的小河。” |
鷗波萍跡 | 清·王士慎《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鷗波萍跡,足寄此生。” |
云譎波詭 | 漢 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 |
瀾倒波隨 | 明 宋濂《<楚石禪師六會語>序》:“第近年以來,傳者失真,瀾倒波隨,所趣日下。” |
隨波逐流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
滾瓜爛熟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
驚濤駭浪 | 唐 田穎《玉山常文集 海云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
軒然大波 | 唐 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
波濤洶涌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5卷:“蓋因波濤洶涌,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 |
波委云集 | 唐·劉知畿《史通·雜述》:“雖復門千戶萬,波委云集,而言皆瑣碎,事必叢殘。” |
推波助瀾,縱風止燎 |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
波瀾壯闊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
暗送秋波 | 宋 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明 馮夢龍《掛枝兒 私窺》:“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 |
隨波逐浪 | 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②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 |
一波才動萬波隨 | 宋 惠洪《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
波路壯闊 |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
波波碌碌 |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指望一舉狀元及第,崢嶸發達。誰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 |
滾瓜流水 |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他得意地哈了一聲就滾瓜流水地一口氣說道:‘說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該平等。’” |
海波不驚 | 唐·李庾《東都賦》:“開元太平,海波不驚,乃駕神都,東人夸榮。” |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鯨波怒浪 | 清·昭梿《嘯亭雜錄·端午龍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內侍習競渡于福海中,皆畫船簫鼓,飛龍蠲首,絡繹于鯨波怒浪間。” |
碧波蕩漾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燦爛的陽光,美麗的野花,碧波蕩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