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奸討暴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n jiān tǎo bào
基本解釋暴:豪強。指捕捉奸人,討伐強暴。
出處三國·魏·曹操《褒揚泰山太守呂虔令》:“卿在郡以來,擒奸討暴,百姓獲安。”
暫未找到成語擒奸討暴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擒奸討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暴殄天物 | 《尚書 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自暴自棄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
老奸巨猾 | 《宋史·食貨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
暴發戶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暴取豪奪 | 宋 蘇軾《策斷上》:“國用不足,則加賦于民,加賦而不已,則凡暴取豪奪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詐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
討價還價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三巧問了他討價還價,便道:‘真個虧你些兒。’” |
狂風暴雨 | 宋 梅堯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 |
暴露無遺 |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里發現敵人主力,那敵人一切詭計就暴露無遺。” |
奸夫淫婦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 |
除暴安良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0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
自討苦吃 | 魯迅《書信集 致蕭軍》:“其實《文學》和我并無關系,不過因為有些人要它滅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實這是自討苦吃。” |
禁暴誅亂 | 漢 賈誼《過秦論》:“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 |
奸淫擄掠 | 清·吳趼人《痛史》第七回:“誰知仍是強賒硬搶,擄掠奸淫,無所不至。” |
臉紅筋暴 | |
狼狽為奸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癡男鴛鴦并命。” |
一暴十寒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不忙不暴 | 《董西廂》卷二:“不緊不慌,不驚不怕,不忙不暴。” |
暴內陵外 | 《周禮 夏官 司馬上》:“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 |
破柱求奸 |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 |
通風討信 | 明·沈鯨《雙珠記·京邸敘親》:“宮城中不比民家,雖皇后貴妃,難與父母往來,況宮女禁閉在內,誰能通風討信。” |
銖兩之奸 | 東漢·班固《漢書·趙廣漢傳》:“廣漢精于吏務,善為購距,銖兩之奸,皆告之。” |
吃力不討好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老實說,有了錢,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
奸人之雄 | 戰國·趙·荀況《荀子·非相》:“夫是之謂奸人之雄。” |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自古道:‘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暴跳如雷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
聲罪致討 | 《國語 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
鸮鳴鼠暴 | 明·夏完淳《周公論》:“鸮鳴鼠暴,竟為酷禍,所謂猶豫之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