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懶散散的成語故事
拼音lǎn lǎn sǎn sǎn
基本解釋指人懶惰散漫。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公坊披著件夏布小衫,踢著鞋在臥室里懶懶散散地迎出來道:‘什么獨樂不獨樂的亂喊?’”
暫未找到成語懶懶散散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懶懶散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妻離子散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
雨零星散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九回:“[張清、王英]殺散左哨軍兵,如摧枯拉朽的直沖進來,殺得賊兵四分五裂,七斷八續,雨零星散,亂竄奔逃。” |
心灰意懶 |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
骨肉離散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雨散風流 | 清·方文《送錢而介歸攜李》詩:“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獨多……可憐一別十三載,雨散風流竟安在。” |
散帶衡門 | 《詩經·陣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
散言碎語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語帶去,卻又不是勞而無功?” |
煙消云散 | 元 張養浩《天凈沙》曲:“煙消云散,一杯誰共歌歡。” |
一哄而散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看的人見沒得買了,一哄而散。” |
拉閑散悶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五回:“拉閑散悶耍子而已。” |
魂飛魄散 |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
魄散魂消 | 元·張鳴善《普天樂·贈妓》:“口兒甜,龐兒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
散兵游勇 |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為著確保城鄉治安、安定社會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應向當地人民解放軍或人民政府投誠報到。” |
魄散魂飄 |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七回:“雙手攥定了這根九環錫杖,謹照著他的腰眼骨兒,著實斷送他一下,把個孽畜打得一個星飛繚亂,魄散魂飄。” |
散灰扃戶 | 《舊唐書·李益傳》:“然少有癡病,而多猜忌,防閑妻妾,過為苛酷,而有散灰扃戶之譚聞于時。故時謂妒癡為‘李益疾’。” |
雨消云散 | 瞿秋白《赤都心史》八:“情愛呢?,可知,這甜情蜜意,禁不起——理性一閃,遲早是——雨消云散。” |
云開霧散 | 宋·陶佃《王君儀》詩:“云開霧散卻晴霽,清風淅淅無纖塵。” |
不歡而散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眾客咸不歡而散。” |
散馬休牛 | 《書·武成》:“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 |
雨收云散 | 宋·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詞:“惆悵年華暗換。黯銷魂、雨收云散。” |
樹倒猢猻散 | 宋 龐元英《談藪 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于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 |
魄消魂散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 |
壞植散群 | 章炳麟《別錄》第一卷:“經涉人事,憂患漸多,目之所睹,耳之所聞,壞植散群,四海皆是。” |
樹倒猢孫散 | 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於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 |
魚潰鳥散 | 《宋書 武帝紀中》:“番禺之功,浮級萬數,左里之捷,魚潰鳥散。” |
鳥散魚潰 | 《南史 宋武帝紀》:“番禺之功,俘級萬數,左里之捷,鳥散魚潰。” |
眾散親離 | 《晉書·慕容垂傳》:“淮南之敗,眾散親離,而垂侍衛圣躬,誠不可志。” |
冰散瓦解 | 《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嘏對曰”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戰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