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斤播兩的成語故事
拼音bān jīn bō liǎng
基本解釋專從細小的斤兩上動腦筋。
出處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已,搬斤播兩,何等肚腸!”
暫未找到成語搬斤播兩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搬斤播兩)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有兩下子 | 歐陽山《三家巷》:“蔣介石這個角色還是有兩下子的。” |
丑聲遠播 | 《宋書·盧陵孝獻王義真?zhèn)鳌罚骸跋剃栔幔舐曔h播。”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yī)活命。” |
三三兩兩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四 嬌女詩》:“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 |
首尾兩端 | 《后漢書 西羌傳》:“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而首尾兩端。” |
搬弄是非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調(diào)三窩四。”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古華《芙蓉鎮(zhèn)》第三章:“活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去住兩難 |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去住兩情兮誰具陳。” |
一時無兩 |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53回:“況且良娣姿色,也是一時無兩,更兼與肅宗患難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無怪肅宗格外鐘情。” |
兩腳書櫥 | 《南史·陸澄傳》:“澄當世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
三天兩頭 | 老舍《我這一輩子》:“我三天兩頭的到這里來巡邏。” |
人財兩空 | 清 曹雪芹《紅樓夢》:“可憐張李二家沒趣,真是‘人財兩空’。” |
兩相情原 | |
兩面三刀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是這鄭州城里第一個賢慧的,倒說我兩面三刀,我搬調(diào)你甚的來。” |
心懸兩地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03回:“怎奈此時是驚弓之鳥,又是心懸兩地,記念著前山池大鬢,不知勝負如何。” |
兩虎相斗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 毛澤東《關(guān)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曾經(jīng)說過:‘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這就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jié)果。’” |
缺斤短兩 | 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來轉(zhuǎn)轉(zhuǎn),你們就吆喝著非拉著人家買,人家真買了就缺斤短兩坑人家。” |
首鼠兩端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儒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
兩袖清風 | 元 魏初《送楊季梅》詩:“父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 |
模棱兩可 | 《舊唐書 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
播惡遺臭 | 宋·陸九淵《與黃循中書》:“其在高位者,適足以播惡遺臭,貽君子監(jiān)戒而已。” |
兩手空空 | 清 袁枚《子不語》:“我客死于此,兩手空空。” |
進退兩難 | 元 鄭德輝《周公攝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進宮闈,進退兩難為。” |
銖兩之奸 | 東漢·班固《漢書·趙廣漢傳》:“廣漢精于吏務(wù),善為購距,銖兩之奸,皆告之。” |
色藝兩絕 | 宋·胡仔《囀春鶯》:“王晉卿都尉既喪蜀國,貶均州,姬侍盡逐。有一歌者,號‘囀春鶯’,色藝兩絕。” |
一舉兩得 | 《晉書 束皙傳》:“賜其十年之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得,外實內(nèi)寬。” |
斤斤計較 | 《詩經(jīng) 周頌 執(zhí)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