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謀諮度的成語故事
拼音xún móu zī dù
基本解釋咨詢謀議,商量研究。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詢謀諮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詢謀諮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度日如歲 | 宋·周邦彥《霜葉飛》詞:“迢遞望極關山,波穿千里,度日如歲難到。” |
度己以繩 |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繩,接人則用抴。” |
度外之人 |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 |
用智鋪謀 |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軍卒,驅將校用智鋪謀。”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鑒影度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物件,一齊擺出仔細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 |
誅求無度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以權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
度己失期 | |
度德量力 |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善自為謀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為謀。’” |
置之度外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于度外耳。’” |
用計鋪謀 | 明·黃元吉《流星馬》第二折:“俺行兵處盡按管樂用計鋪謀,相持時盡按孫吳安營下寨。” |
謀臣猛將 | 《晉書·石崇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于摧枯。然謀臣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 |
稱德度功 | 《管子·君臣下》:“稱德度功,勸其所能。” |
計功謀利 | 明·鐘士懋《送鄭先生之昌國訓導序》:“以其計功謀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誼明道之責,譬猶建樛屈之木,而為測景之表。” |
暗度陳倉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
老謀深算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革命家。” |
致之度外 | 《北史 薛辯傳》:“朕且含養,致之度外,勿以言辭相析。” |
多謀善斷 | 晉 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
有勇有謀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董卓傳》裴松之注引《獻帝起居注》:“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頭懸竿端,此有勇而無謀也。” |
好謀善斷 | 晉 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
能謀善斷 | 晉 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
出謀劃策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汝依違觀望其間,并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
謀道作舍 | 宋·宋祁《雜說》:“謀道作舍,三年弗架。” |
大謀不謀 | 《六韜·武韜·發啟》:“大謀不謀,大勇不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