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情孔思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ōu qíng kǒng sī
基本解釋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會奉之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出處唐·李漢《韓昌黎集序》:“日光玉潔,周情孔思?!?/p>
暫未找到成語周情孔思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周情孔思)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廂情原 | |
一廂情愿 |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有人說:‘你這一廂情愿,石敢同意去嗎?’” |
一孔不達 | |
一孔之見 |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
一往情深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
一相情原 | |
一相情愿 | 金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晏殊以為柳勝韓,李淑又謂劉勝柳,所謂‘一廂情愿’?!?/td>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td> |
一見鐘情 | 清 墨浪子《西湖佳話》:“乃蒙郎君一見鐘情,故賤妾有感于心?!?/td> |
一見鍾情 | |
一門心思 |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于數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 |
一鼻孔出氣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似此不必學溫韋,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 |
丁寧周至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者或怪亮文采不艷,而過于丁寧周至。” |
七孔八洞 | |
七孔生煙 | 清·張春帆《宦?!返诎嘶兀骸霸鼐菇逃柶鹚麃?,氣得七孔生煙,雙眉倒豎?!?/td> |
七情六欲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至求仙一事,無非遠離紅塵,斷絕七情六欲,一意靜修,自然可入仙道了?!?/td> |
七瘡八孔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俗話說‘好賬不如無。’在我身上一天,就在我心里一天,恨不得一剪剪齊,爭乃近日手窘,七瘡八孔的,難以驟完?!?/td> |
三思而后行 |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td> |
三思而行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三毛七孔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唐張守節正義:“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td> |
上情下達 |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
下情上達 | 語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td> |
不假思索 |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復黃會卿》:“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
不加思索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5回:“包公將轎內隨行紙墨筆硯,叫包興遞與婦人另寫一張,只見不加思索,援筆立就,呈上。” |
不可思議 |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被圻h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td> |
不好意思 | |
不徇私情 | 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我們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這才說明你是真正愛護我?!?/td> |
不念舊情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否則我上臺后可不念舊情,就算你們跪下來求我,我起碼也得把你們送進集中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