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丈夫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 guó zhàng fū
基本解釋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fā)飾,后借指婦女。有大丈夫氣慨的女子。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你要算個(gè)智、仁、勇三者兼?zhèn)涞慕韼秸煞颉!?/p>
暫未找到成語巾幗丈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巾幗丈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bào)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橫眉冷對(duì)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duì)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zhēng)報(bào)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dāng)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夫唱婦隨 | 《關(guān)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
凡夫俗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mèng)都沒有一個(gè)。”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diào)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奸夫淫婦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
夫榮妻貴 | 《儀禮 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 |
夫倡婦隨 | 語出《關(guān)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唱,一本作“倡”。 |
賠了夫人又折兵 | 明 羅貫中《三國(guó)演義》第55回:“周郎妙計(jì)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
患難夫妻 | 唐·元稹《遣悲懷·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
火冒三丈 | 周而復(fù)《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八回:“常言道:‘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這小廝怕養(yǎng)不大。” |
光芒萬丈 | 唐 韓愈《調(diào)張籍》詩(sh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zhǎng)。” |
夫貴妻榮 | 唐·唐正辭《太子賓客趙夫人夏侯氏墓志》:“魚軒象服,夫貴妻榮。” |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yè)。” |
軟紅十丈 | 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陵宮》詩(shī):“半白不羞垂領(lǐng)發(fā),軟紅猶戀性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fēng)月,不如京華軟紅香土。’”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yè)隨身,終須還賬。” |
草木愚夫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shí)得什么天時(shí)人事。” |
女中丈夫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雖說你是個(gè)女中丈夫,是你去畢竟停當(dāng)。只是萬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 唐 李白《蜀道難》詩(shī):“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
橫眉冷對(duì)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魯迅《自嘲》詩(shī):“橫眉冷對(duì)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gè)促膝細(xì)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功夫 | 明 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gè)促膝細(xì)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