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用藥的成語故事
拼音duì zhèng yòng yào
基本解釋癥:病癥。針對病癥用藥。比喻針對具體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處宋·陽枋《編類錢氏小兒方證說》:“凡小兒關節脈理百髖九竅五臟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論癥,對癥用藥,如指諸掌?!?/p>
暫未找到成語對癥用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對癥用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夫之用 | 《后漢書·馮異傳》:“異一夫之用,不足為強弱。” |
一搭兩用 | |
萬應靈藥 | 魯迅《花邊文學 看書瑣記(二)》:“不過我們中國人是聰明的,有些人早已發明了一種萬應靈藥,就是\'今天天氣……哈哈哈!\'” |
三夫之對 | 《晉書·王濬傳》:“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參之著;而讒構沸騰,非徒三夫之對,外內扇助,為二五之應。” |
三頭對案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17回:“今天人們都在此處,咱們三頭對案的說一說?!?/td> |
三對六面 | 茅盾《子夜》:“回頭我自會請三先生來,大家三對六面講個明白?!?/td> |
三曹對案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案。” |
不可救藥 | 《詩經 大雅 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笨追f達疏:“多行慘酷毒害之惡,熇熇然使惡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藥治之?!?/td> |
不大對頭 | 老舍《正紅旗下》:“他也許真是個職業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對頭。” |
不得已而用之 | 《六韜 文韜 兵道》:“圣王號兵為兇器,不得已而用之?!?/td> |
不死之藥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林上》:“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謁者操以入?!?/td> |
不治之癥 | 魯迅《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td> |
不藥而愈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慮,世妹之病,大約可以不藥而愈。” |
不龜手藥 | 《陸游詩集卷二十二 寓嘆》:“人生各自有窮通,世事寧論拙與工。裹馬革心空許國,不龜手藥卻成功。早朝玉勒千門雪,夜坐蓬窗萬壑風。借得奇書且勤讀,小兒能續地爐紅?!?/td> |
專款專用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上級一再強調專款專用。” |
東床擇對 | 明·吳承恩《壽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詞》:“東床擇對,得鳳舉之名英;中遘冓宣勞,勵雞鳴之至誠。” |
中看不中用 | 許地山《玉官》:“槍炮軍艦都如明器,中看不中用?!?/td> |
臨軍對壘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領將驅兵勇戰敵,臨軍對壘慣相持?!?/td> |
臨軍對陣 | 明·無名氏《慶賞端陽》第一折:“驟馬橫槍武藝精,臨軍對陣見輸贏。” |
臨風對月 |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td> |
事無不可對人言 | 《宋史·司馬光傳》:“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td> |
從容應對 | 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使心用倖 | |
使心用幸 | 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早起晚眠,吃辛受苦,也不知瞞心昧己,使心用幸,做下了許多冤業?!?/td> |
使心用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2回:“至于貪淫縱欲,使心用腹,污穢人家女眷,沒有一個減等奪祿,或是妻子見報,陰中再不饒過?!?/td> |
興利節用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雖是興利節用為綱,然也不可太過,要再省上二三百銀子,失了大體統,也不象。” |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td> |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0回:“朝廷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