逞兇肆虐的成語故事
拼音chěng xiōng sì nüè
基本解釋逞:施展。肆:放肆。虐:殘暴。放縱地行兇作惡,任意地進行殘害。
出處《晉書·劉琨傳》:“靈厭皇德,曾未悔禍,蟻狄縱毒于神州,夷裔肆虐于上國?!?/p>
暫未找到成語逞兇肆虐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逞兇肆虐)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td> |
亂世兇年 | |
逞強稱能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萬不可逞強稱能,何況你既未讀過多少詩書,更談不上才氣?!?/td> |
閎中肆外 | 唐 韓愈《進學(xué)解》:“先生之于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
肆無忌憚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 |
逢兇化吉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2回:“豪杰交游滿天下,逢兇化吉天生成。” |
殘民以逞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td> |
輕世肆志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吾與富貴而泏于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td> |
吉兇禍福 | 《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是為吉兇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td> |
直而不肆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求馬唐肆 | 《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td> |
驕侈淫虐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九卷:“徐知訓(xùn)為淮南節(jié)度使,驕侈淫虐,為朱瑾所殺,一方甚擾,主亟往代之,悉反其治,謙寬惇裕?!?/td> |
逞怪披奇 | 明·方孝孺《息耕亭記》:“尚修其辭,逞怪披奇,窮精備思,遐觀千載,竟亦何裨,此謂名勞?!?/td> |
狡焉思肆 | 晉·潘岳《關(guān)中詩》:“蠢爾戎狄,狡焉思肆?!?/td> |
肆言如狂 | 宋·洪邁《夷堅丙志·河北道士》:“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師太一宮張燈,觀者塞道。二人墜于池,宮率急拯之,不肯上,肆言如狂?!?/td> |
兇多吉少 | 明 吳承恩《西游記》:“今日且把這慈悲心略收收,待過了此山再發(fā)慈悲吧。這去處兇多吉少。” |
助紂為虐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 |
二豎為虐 | 《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放意肆志 | 宋·蘇軾《超然臺記》:“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 |
虐老獸心 | 漢 班固《漢書 武五子傳》:“嗚呼!薰鬻氏虐老獸心,以奸巧邊氓。朕命將率,徂征厥罪。”漢 司馬遷《史記 王世家》:“于戲!葷粥氏虐老獸心,侵犯寇盜,加以奸巧邊萌?!?/td> |
兇豎得志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武傳》:“當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td> |
逞妍斗色 | 《紅樓夢》第七九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葦葉,也都覺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態(tài),迥非素常逞妍斗色可比。” |
求馬于唐肆 | 莊周《莊子 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馬處也。” |
豺虎肆虐 | 漢·張衡《南都賦》:“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td> |
逞奇眩異 | 明·歸有光《太極在先天范圍之內(nèi)》:“雖然,圣賢固非逞奇眩異,茍為制作以駭于天下,則其始之為象也,將謂其足以該道也?!?/td> |
避兇趨吉 | 宋 王觀國《學(xué)林 祠卜》:“以此知曾參不入勝母,漢祖不留柏人,避兇趨吉,所不可廢?!?/td> |
大肆厥辭 | 明·劉基《〈宋景濂學(xué)士文集〉序》:“先生不分至高,極天下之書無不盡讀,以其所蘊,大肆厥辭。其氣韻沉雄如淮陰出師,百戰(zhàn)百勝,志不少懾?!?/td> |
不逞之徒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