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傾遇禍的成語故事
拼音zāo qīng yù huò
基本解釋遭逢危亡之世而遇禍害。
出處《楚辭·劉向〈九嘆·遠(yuǎn)逝〉》:“遭傾遇禍,不可救兮,長吟永欷,涕究究兮?!蓖跻葑ⅲ骸把约涸鈨A危之世而遇患禍,不可復(fù)救,故長嘆歔欷而涕滂流,不可止也?!?/p>
暫未找到成語遭傾遇禍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遭傾遇禍)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禍絕福連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四十二卷:“萬神即時(shí)倒,合會瓊羽門。使令散禍,禍絕福連。上寢玉堂,世受名仙。” |
齒牙為禍 | 《史記 晉世家》:“初,獻(xiàn)公將伐驪戎,人曰:\'齒牙為禍。\'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
禍亂滔天 | 《晉書·惠帝紀(jì)》:“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紀(jì)絕?!?/td> |
傾家蕩產(chǎn)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董和傳》:“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chǎn)?!?/td> |
直言賈禍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td>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gè)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zhàn)線和思想戰(zhàn)線上的迫切任務(wù)》:“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td>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清·無名氏《說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人大戰(zhàn)三十余合。” |
福善禍淫 | 《尚書 湯誥》:“天道福善禍淫?!笨讉鳎骸罢?,天福之;淫過,天禍之?!?/td> |
罪魁禍?zhǔn)?/a> | 明 鄭若庸《玉玦記 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zhǔn)鬃锟?,追了他去。?/td>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市怨結(jié)禍 |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且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己之求,此所謂市怨結(jié)禍者也。” |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暫時(shí)禍福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暫時(shí)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
大廈將傾 | 明 梁辰魚《浣紗記 論俠》:“我一身去國?;仡?,若使齊事了便歸鄉(xiāng)土,只怕有大廈將傾,一木怎扶!” |
吐膽傾心 |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tuán)圓》:“承信方敢吐膽傾心,告訴道:‘小將建州人,實(shí)姓范。’” |
一見傾心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fēng)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td> |
怨府禍梯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毋為怨府,毋為禍梯。” |
倒廩傾囷 |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囷,羅列而進(jìn)也?!?/td> |
倒山傾海 | 《后漢書·董卓傳》:“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昆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于焉而極?!?/td> |
不期而遇 | 南朝 梁 簡文帝《湘宮李智倩法師墓志銘》:“不期而遇,襄水之陽。” |
身不遇時(shí) | 明·沈采《千金記·宵征》:“官人身不遇時(shí),且自寧奈。” |
傾國傾城 |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td> |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4回:“他兩個(gè)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td> |
禍不單行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td> |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 宋·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砸陨硗腥?,必?fù)袼??!?/td> |
將遇良材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四回:“兩個(gè)就清風(fēng)山下廝殺,真乃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材好用功?!?/td> |
禍起隱微 | 宋·王曾《諫作玉清昭應(yīng)宮》:“圣人貴于謀始,智者察于未形。禍起隱微,危生安逸?!?/td> |
一顧傾人 | 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td> |